大暑,讓我們一起「冷減肥」 大暑將至,在這個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盛的時節裡,我們如何才能在清涼的氛圍中甩走脂肪?大受明星追捧的“冷減肥”正漸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正確的“冷減肥”指的是通過科學的膳食(盡量吃不加熱和不加工的食品,比如蔬菜、水果和堅果等),加上在空調控制的恆溫房裡,“涼快”運動,由此來實現身體內循環,使其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從而改善體形,... 2013年07月2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肺 最便宜實用的方法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後者則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可疑的“乾燥症”不要不當... 2013年07月2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勿忘健脾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前後雨水較多,其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濕熱”和“暑熱”。人們常常感覺食慾不振、胸脘痞悶、口苦粘膩、神疲乏力、頭昏腦漲、心悸短氣、小便短赤等,中醫認為,此為暑熱傷脾傷致。因此,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運動不宜劇烈 夏至之後,天氣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 2013年07月1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淺談「秋凍」養生 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懸殊。這時候,不要急添厚衣,應有意識地從事一些適宜的耐寒鍛煉,從而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秋凍”。不過,不同的人群、人體的不同部位、不同時間,要區別對待,不能一味都凍。 老人、嬰幼兒“秋凍”要當心 深秋季節氣溫變化大,溫差、風速、大氣壓都處於較大的波動狀態。這種變化多端的天氣... 2013年07月1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前後身邊需常備防暑藥 夏至前後,全國氣溫高、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特別是午後高溫時段和老、弱、病、幼人群;在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時,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同時採取防曬措施:穿淺色或素色的... 2013年07月1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的民間習俗 夏至和冬至一樣,屬於民間重要的節日,稱為“夏至節”。有些地方,“夏至節”的熱鬧程度不亞於端午節。 據宋代《文昌雜錄》裡記載,宋代的官方要放假3天,讓百官回家休息,好好地洗澡、娛樂。《遼史·禮志》中說:“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彩扇用來納涼,香囊可除汗臭。這一天,各地的農民忙著祭天,北求雨,南祈晴。從... 2013年07月1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薦:熬夜一族春季養生法 在過完一個歡樂祥和的春節後,白領們又開始投入緊張而繁忙的工作中,面對著堆積如山的文件、報表、方案、策劃……經常加班到深夜,不可避免的淪為熬夜一族。都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工作如此,養生也是如此。那麼熬夜一族在春季當頭如何做保健養生呢? 熬夜對身體的危害 我們每一個人身體都會有一個“生物鐘”它主要是根據人體組織器官和時間變化的節律進行對機體一個有規律性的... 2013年07月1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4 ℃ 次 閱讀全文
初秋未到進補養生應注重鍛煉 專家指出,初秋養生飲食仍應以清淡為宜,並要加強身體鍛煉和及時保暖以預防疾病。 防感冒1 “一場秋雨一場寒”,秋季入夜後氣溫驟降讓習慣於晚上開空調睡覺的市民最近頻繁中招。據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胡佩村主任介紹,近兩周感冒發燒的病人增加了四成左右,細菌和病毒感染的病例都有,患者主要表現為高燒、咳嗽和咽喉炎。 醫生提醒: “預防感冒的方法是要加強鍛煉,增加身體對寒冷... 2013年07月1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小暑養生 少動多靜 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暑”就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的到來,標誌著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炎熱季節,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到無處躲”之說。 俗話說:“熱在三伏。”小暑正是進入伏天的開始,按照中醫理論,小暑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陽氣在中醫裡又叫“衛陽”或“衛氣”。這裡的“衛”是衛兵、保衛的意思,也就是說,陽氣好比人體的... 2013年07月0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春捂秋凍」 中醫話養生 立秋的到來,標誌著秋天的開始,氣溫將逐漸轉涼。在我國北方很多地方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意思是春天穿衣服要盡量保暖,而秋天呢,則在一定程度上要挨些凍,只有這樣才能對身體有好處。但對許多人來說,這“春捂”似乎還容易理解,可這“秋凍”就有些讓人莫名其妙。 中醫理論認為天人合一,即人體與大自然是一個息息相關、充滿聯繫、密不可分的整體。正常狀態下,人體的動... 2013年07月0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