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12個經典食療方 蜜蜂將花蜜、植物分泌物在巢脾內轉化、脫水、貯存至成熟的過程,就是釀造蜂蜜的過程。蜜蜂釀造好的蜂蜜一部分給自己食用,一部分取出為人類所利用。有數據表明,蜜蜂每次只能採集重量僅為50毫克的花蜜,而這些花蜜最多能釀造蜂蜜15毫克,也就是說,我們食用1000克蜂蜜需要蜜蜂至少7萬次的花蜜採集才能獲得。 蜂蜜的營養成分極為複雜,目前已鑒定出的物質達到180餘種,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 糖。... 2021年09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骨質疏鬆症的食療 當歸羊肉湯 當歸30克,生薑15克,羊肉200克加水適量,共煮至羊肉熟爛。喝湯吃肉,每日1劑。功能溫陽補腎、溫經通絡。主治脾腎陽虛、寒凝經脈型骨質疏鬆症。 豬血瘦肉豆腐湯 豬血250克,豬瘦肉、豆腐、胡蘿蔔、山藥各100克,調料適量。將豬瘦肉洗淨、切絲、勾芡;豬血、豆腐切塊,胡蘿蔔及山藥切片。同加清水適量煮沸後,調入薑末、食鹽等,待熟後調入蔥花、味精、豬油適量,稍煮即成。可健脾補腎、益氣養血... 2021年09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男人養生:老中醫教你10種日常養腎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藏精、主生長、主水液代謝等。腎靠養,養腎可提前預防腎虛,保腎健康。以下老中醫教大家10種日常養腎法,居家即可做到,容易腎虛的人不妨試試吧。 一、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於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 2021年09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哪些中藥可以減肥 中藥減肥秘方 市場上的減肥藥各種各樣,但是不少用過的人反映,吃了減肥藥後老想上廁所,晚上興奮不想睡覺,有頭痛,心悸,口乾等副作用,相比較而言,中藥減肥就好多了。那麼哪些中藥可以減肥?下面就為您介紹一些中藥減肥秘方。 減肥藥的副作用 1、利尿劑:利用脫水來使體重暫時下降,而有減少脂肪的假象,不過停止使用後體重就會上升。但會伴隨著嘔吐、頭暈、虛弱等引發腎功能損傷的問題。 2、瀉藥:有腹瀉的情形發生... 2021年09月24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六種常見病治療找準穴位 一、頭痛:百會穴能解大部份頭痛 頭痛按摩法 按摩方法:此時可以按壓頭頂的百會穴(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能讓全身氣血通暢。手腕的神門穴(仰掌、握拳,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則有鎮定放鬆的效果。大家熟知的太陽穴(在眉尾和眼角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緩解側邊頭痛的困擾。 如頭痛偏在前額,試試按摩合谷穴(將大拇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處往... 2021年09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
用些藥膳防感冒 容易感冒者可以選用補氣養肺、祛風散寒類藥膳: (1)黃芪姜棗茶 黃芪30克,生薑6克,大棗10克,蘇葉12克,煎湯當茶飲具有益氣散寒、祛風防感冒作用。老年人、小孩或體虛者春天常飲此茶具有良好的預防感冒作用。 (2)太子參30克,黃精15克,板藍根12克,貫眾12克,洗淨,用紗布包紮,與粳米一起煮粥食用,具有良好的益氣養肺防治流感作用,適宜於體虛者預防感冒調養用。 容易咳嗽者可以選用祛風宣肺、益氣補肺... 2021年09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常吃六味地黃丸好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常吃六味地黃丸好嗎?六味地黃丸是補腎名藥,因此很多人,特別是男人常把六味地黃丸當做萬能良藥。那麼常吃六味地黃丸好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常吃六味地黃丸好嗎 六味地黃丸在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藥品在長期服用。這種做法真的可取嗎?常吃六味地黃丸好嗎? 其實六味地黃丸的特點是“三補三瀉”,並非純補藥,是補瀉兼施的... 2021年09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之道 為何陰陽一體難分 明·張介賓在《景岳全書·新方八陣·補略》中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生,而泉源不竭。”此語在補益陰陽方面一直為後世醫者所重視而指導著臨床實踐,以成為廣為傳頌的名言,所以有必要讓我們認真學習領會,努力繼承和發揚以為我所用。 在治療陽虛而補陽時,要適當的補陰,在補陰的當中求其補陽。這就稱之為陰中求... 2021年09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 ℃ 次 閱讀全文
艾灸流行有理 因養生功效大 艾灸是我們老祖先傳承下來的保健良方,它能溫經散寒、消淤散結,除了日常保健,還能協助高血壓、盆腔炎等病的治療。 艾灸時是躺是坐要看穴位位置 艾絨製成的艾炷、艾條(艾條在藥店可以買到),點燃後,熏灸身體相應的穴位,能治病防病。 "艾灸取穴是否正確,直接影響灸治效果,灸前必須選好體位,坐點坐灸,臥點臥灸,使體位與點 相統一。"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經絡,調和營衛,振興機體功能的... 2021年09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五臟滋養之道 讓你一覺到天亮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到中年,生活、工作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就連睡覺對很多人來說也成了奢侈的事。失眠的痛苦想必很多人都深有體會,那麼失眠怎麼辦?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一覺到天亮呢? 五臟滋養之道 讓你一覺到天亮 一個人輾轉反側到天亮,就是睡不著,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那麼,你清楚你失眠的原因是什麼嗎?你知道失眠怎麼辦嗎? “5個P”解釋你的失眠原因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身體、生理、心... 2021年09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