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府穴(別名:舌本穴,鬼穴)解析
(1)風府。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風府名意指督脈之氣在此吸濕化風。本穴物質為啞門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此氣散熱吸濕並化為天部橫行的風氣,本穴為天部風氣的重要生發之源,以此得名風府。
(2)舌本。舌,口中之舌也。本根本也。舌本名意指本穴的水濕風氣為舌活動自如的根本。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與至柔之性的舌部氣血同性,故名...
睛明穴
睛明穴(別名: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解析:
(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像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目內眥...
陽白穴
陽白穴名解析:
(1)陽白。陽:天部也,氣也。白:明亮清白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濕冷水氣在此吸熱後脹散。本穴物質為本神穴傳來的天部濕冷水氣,由於在下行的過程中不斷吸熱,水濕之氣還未進入本穴就己受熱脹散化為陽熱風氣並傳輸於頭之各部,穴內的天部層次變得明亮清白,以此得名。
(2)足少陽陽維之會。本穴吸熱脹散的陽熱風氣不光上傳本經的頭臨泣穴,同時亦外走陽維脈,故本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
附註:...
完骨穴
完骨穴解析:
完:完全、全部也。骨:腎主之水也。該穴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完全冷降為地部水液。本穴物質為頭竅陰穴傳來的寒濕水氣,至本穴後天部的寒濕水氣全部冷降為地部的水液,以此得名。
附註:足太陽、少陽之會。
完骨穴意義:膽經氣血在此完全冷降為地部水液。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水液。
運行規律:由地部向頸項下部散流。
功能作用:疏導水液。
主治病症:
完骨穴的主治病症為:失眠、三叉神...
少數民族水族對痧症的治法
我國的少數民族——水族,對於痧症還有以下的幾種方法:
拔毛法:醫者檢查頭部、尋找髮根下有紅點的頭髮,及胸部直立的毫毛,將其拔去,如果發現較多,拔最頂上的5~7根。
刮痧法:於胸、背、頸、四肢,用姜、蔥、醋或油或藥物,選用其中一種或幾種,在上述部位皮膚上來回刮動至皮膚發紅或紫為度。
鉗痧法:...
攢竹穴
攢竹穴(別名:眉本,眉頭,員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員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解析:
(1)攢竹。攢: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該穴名意指膀胱經濕冷水氣由此吸熱上行。本穴物質為睛明穴上傳而來的水濕之氣,因其性寒而為吸熱上行,與睛明穴內提供的水濕之氣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濕之氣量小,如同捆紮聚集的竹竿小頭一般(小頭為上部、為去部,大頭為下部、為來部),以此得名。小竹名...
下關穴
下關穴解析:
下:指本穴調節的氣血物質為屬陰、屬下的濁重水濕。關:關卡。該穴名意指本穴對胃經上輸頭部的氣血物質中陰濁部分有關卡作用。本穴物質為頰車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上行至本穴後,水濕之氣中的濁重部分冷降歸地,本穴如有對上輸頭部的氣血精微嚴格把關的作用,以此得名。
附註:足陽明、足少陽經交會穴。
下關穴意義:胃經提供頭部的氣血物質在此分清降濁。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部的水濕...
急性扁桃體炎中藥方劑
中藥處方(一)
【方名】急性扁桃體炎方劑一。
【組成】生石膏(先煎)25克 玄參10克 板藍根10克 兒茶5克。
【用法】水煎待溫,分次服。
【治法】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扁桃體炎。
【出處】中藥方劑大全。
中藥處方(二)
【方名】急性扁桃體炎方劑二。
【組成】金銀花15克 大青葉15克 板藍根5克 錦燈籠6克 桔梗6克 甘草6克 牛蒡子6克 玄參6克
丹皮6克 赤芍10克 馬勃5克 青蒿15克 薄荷6克 蒲...
承泣穴
承泣穴(別名:鼷穴,面髎穴,溪穴)解析:
(1)承泣。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經體內經脈氣血物質由本穴而出。胃經屬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多氣,即是多氣態物,多血,血為受熱後變為的紅色液體,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熱。胃經的體表經脈氣血運行是由頭走足,為下行,與其構成無端循環的胃經體內經脈部分,氣血物質的運行則為散熱上行。本穴物質即為胃經體內經脈氣血上行所化,在體內經脈...
前列腺炎的中藥處方
中藥處方(一)【辨證】濕熱之邪蘊結下焦,膀胱氣化不利。
【治法】清熱化濕解毒。
【方名】苓薏敗醬湯。
【組成】土茯苓25克,薏苡仁20克,敗醬草20克,王不留行10克,石葦15克,匾蓄10克,瞿麥15克,滑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田乃庚方。
中藥處方(二)【辨證】濕熱下注,肝火偏旺,氣滯血瘀。
【治法】鐵軍湯。
【方名】清熱利濕,理氣祛瘀。
【組成】滑石12克,生山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