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藥罐 藥罐是在拔罐的操作時加入適量相應的藥物,形成相應的藥罐,其主要的方法如下。 1.藥物閃火法:即是以酒精浸泡一些藥物(如紅花、全蠍等)製成藥物酒精棉球後以鑷子夾住點燃的棉球,在罐內繞1~3圈後,將火退出,迅速將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即可吸附在皮 膚上。 2.藥物投火法:是用易燃的藥物(如橘皮、蘇合香木等)點燃... 2019年08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的適應證及禁忌證 1.適應證 拔罐療法對瘡瘍癰毒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 (1)拔罐形成的負壓作用於膿腔,可使膿液充分引流,減少全身中毒性反應,促進創口癒合。 (2)避免在治療深部膿腫和複雜多膿腔膿腫時大創口引流,減少病人痛苦,縮短引流創口癒合時間。 (3)促進膿栓脫落,縮短炎症週期,少用抗生素,從而大大縮短了病程。  ... 2019年07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不同火罐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拔罐:不同火罐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經過千百年的演變,罐具從原始的獸角、竹筒,發展到陶瓷罐、玻璃罐,乃至各種抽氣罐、擠壓罐、多功能電子罐等。目前常用的有竹罐、玻璃罐、抽氣罐。竹罐輕巧價廉,不易摔碎,適於煎煮;缺點是容易燥裂,漏氣,吸附力不大。玻璃罐質地透明,使用時可以觀察所拔部位皮膚充血、瘀血程度,便於隨時掌握情況,缺點是容易摔碎。使用玻璃罐、竹罐等過程中需要明火操作,故帶一定... 2019年07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針灸拔罐 病好一半 針灸是針刺和艾灸療法的合稱。針灸和拔罐是我國人民長期以來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是我國傳統醫學的一朵獨放異彩的奇葩,已為世界許多國家所推祟和應用。針灸療法是運用針刺和艾灸的物理性刺激,通過腧穴與經絡的傳導作用,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對許多疾病,如針刺太陽治頭痛;針刺頰車或下關、合谷止牙痛;針刺內關止心悸;針刺足三里治腸胃疾病等,有非常顯著的療效,而且工具簡單,... 2019年07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法幫你戒煙 拔罐的作用在於經過戒煙治療手段之後,患者對吸煙的興趣減少、煙味感覺發生變化,感覺煙味變苦、變淡、有青草味、無味或感覺煙味沖、兇猛難以忍受等。有的患者經戒煙治療後出現痰多、有的出現喉部乾燥不適等異樣感覺。大量臨床研究成果證實:治療後出現這種異常感越明顯,則戒煙效果越好。 中醫古籍無戒煙的記載,但〞煙〞為一種有毒物質,長期吸入導致機體一系列病理變化,陰陽失衡,升降失常和氣血... 2019年06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的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一)操作規程 1.術前準備 認真檢查和詢問病人,以確定是否是適應證,有無禁忌證,根據病情擬定治療方案;檢查所需藥品、器材、罐具是否齊全,同時進行消毒,做好施術前的一切準備;對病人講明施術過程中注意事項,爭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懼心理,增強其治療信心。 2.選擇體位 拔罐體位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 2019年06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顏色反應不同病症 養生導讀:相信很多老百姓都知道,拔罐是我國中醫使用的一種傳統療法,同時使用起來方便,屬於非藥物性的自然療法。拔罐之後,患者的身體皮膚顏色就會發生改變。拔罐顏色反映出了患者的身體狀況,也有助於醫生判斷患者的致病原因。 拔罐顏色除了和患病的致病原因有關係,同時和留罐時間長短也是有關係的。留罐時間並不是可以隨心情來決定的,不同的體質留罐時間也是不相同的,一般情況下都是10分鐘到15分鐘... 2019年06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 ℃ 次 閱讀全文
拔火罐也有壞處 你知道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拔罐是中國中醫中一種非常古老的理療方法,因為操作簡單,而且對一些日常的疾病的治療有很明顯的功效,所以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很多人不知拔罐也是有壞處的,下面就來看看拔火罐的好處和壞處吧。 拔火罐的好處: 1、因為身體的經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通過筋骨經絡,使得人體內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 2019年06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簡史–現代時期 拔罐療法真正越出中醫外科外治法的界限,取得突破性進展,並成為針灸醫學中的一個重要療法,則是最近數十年的事。其現代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下以幾個方面。 一、各種變革之法紛呈: 縱觀歷代拔罐用具,雖經數千年,亦僅只獸角、竹罐和陶罐、金屬罐四種,其中獸角早在唐宋就已逐漸淘汰,金屬罐,因其價格貴,又有傳熱快,易燙傷的缺陷,實際上並未在臨床上推廣。現代,除了繼承傳統的拔罐用具外,已創製出很... 2019年06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蕁麻疹的拔罐療法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皮膚出現紅色或白色風團塊,大小不一,小如芝麻,大如蠶豆,扁平凸起,時隱時現,奇癢難忍,如蟲行皮中,灼熱,抓瘙後增大增多,融合成不規則形狀。此病常可持續數小時或數十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急性發作者數小時至數天可愈,慢性患者可反覆發作數月甚至數年。現代醫學認為,吃魚、蝦、海鮮等食物;或... 2019年05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