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 養生知識網

 



刮痧拔罐DIY之四:去痘無痕

 刮痧拔罐DIY之四:去痘無痕
中醫認為肺主皮膚,如肺熱就可以使臉上長痘痘。引起肺熱的原因有很多,如外感風熱、吃辣椒過多、大便乾燥移熱於肺。而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刮痧治痘要從肺和大腸治起。 刮痧DIY 第一步:背部,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大腸俞(在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督脈旁開1.5寸);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第二步:胸部,中府(胸前臂的外...



中醫教青壯年怎樣保健拔罐

 中醫教青壯年怎樣保健拔罐
導讀:青壯年人群中有不少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者,皆可用保健拔罐療法進行調理和改善。青壯年應是機體發育成熟、筋骨強健、氣血旺盛、精力充沛的時期,然而,在青壯年人群中有不少先天不足或後天失養者,男子出現陽痿、早洩、不育、女子出現月經不調、不孕等病證;有些因房事不節,濫耗精髓,或因手淫頻繁、生育過多出現氣血雙虧;有些因工作勞累,思慮過度,營養失調,養生無方,造成肝腎虧損,過早衰老。...



拔罐療法的治療原理

 拔罐療法的治療原理
      1、機械刺激作用。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2、負壓效應。拔罐的負壓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細血管甚至破裂,紅細胞破壞,發生溶血現象。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釋放...



拔罐簡史–清代時期

 拔罐簡史–清代時期
至清代,拔罐法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首先是拔罐工具的又一次革新。竹罐儘管價廉易得,但吸力較差,且久置乾燥後,易產生燥裂漏氣。為補此不足,清代出現了陶土燒製成的陶罐,並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詞。對此,清·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



拔罐器具

 拔罐器具
拔罐器具包括竹罐、玻璃罐、陶瓷罐。自七十年代起又出現了新一代拔罐器具,常見的有小型抽吸罐,真空抽吸器,雙孔玻璃抽吸罐等。 除了上述介紹的各類常用拔罐器具外,還有其他一些臨床上用得較少的罐具。如金屬罐,分銅罐、鐵罐,其形如竹罐,雖密封性好、堅固耐用,但傳熱快,不僅醫者燙手,患者也易灼傷,目前基本上淘汰了。又如橡皮罐,系通過擠捏排氣達到吸拔目的,雖然操作簡單,使用安全,但吸力較差...



拔罐出現水泡的5大原因

 拔罐出現水泡的5大原因
養生導讀:拔罐後有時局部皮膚除了出現出血點、瘀血等現象之外,有些患者會出現水泡等症狀。那麼拔罐出現水泡的原因是什麼?水泡該如何處理?怎樣防止在拔罐時起水泡?下面一起來瞭解下吧。 拔罐出現水泡的原因 1、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2、留罐時間有點長。這一點因人而異,也是和體質有關係的。有人留罐20--...



家庭拔罐九大注意事項

 家庭拔罐九大注意事項
 俗話說“針灸拔罐,病好一半”。拔罐療法是一種常見的可用於家庭治療的一種方法。經濟實用、簡單易學,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過互相拔罐的經驗。但是拔罐的手法雖然簡單易學,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很容易造成傷害。所以在家庭拔罐時要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一、分清體質。按體質拔罐進行補瀉,否則會適得其反。 二、注意身體狀況。 有心臟病,嚴重貧血、白血病、血小板減少等血液性疾病,...



刺血拔罐為主治療帶狀皰疹

 刺血拔罐為主治療帶狀皰疹
初起皮膚潮紅,出現水皰,簇集成片,互不融合,排列成帶狀,伴有劇烈的神經痛;後期水皰乾燥,結痂,脫落,遺留暫時性的色素沉著。多發於腰部、腹部和胸部。筆者採用點刺放血加拔罐為主治療此病獲得較好效果。 選用七星針一枚、三稜針一枚、玻璃火罐4~6個、消毒紗布若干。選穴為患處周圍、耳部風溪穴(於耳輪結節前方指區和腕區之間)和相應部位敏感點。操作:先針患處周圍,後針耳穴。患處皮膚充分暴露,碘伏...



拔罐的種類

 拔罐的種類
      罐的種類很多,目前臨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氣罐等。     (一)竹罐       用直徑3~5cm堅固的竹子截成6~10cm不同長度磨光而成。這種罐的優點是取材容易,製作簡單,輕巧七價廉,且不易損壞,適於藥煮,臨床多有採用。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二)陶罐      用陶土燒製而成,罐的兩...



針灸拔罐合治面癱

 針灸拔罐合治面癱
面神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痺俗稱面癱,以突發一側的口眼歪斜為主要表現,病前常有受涼、受潮濕、吹風史。此病不受年齡限制,少數患者於發病前幾日可有耳後、耳內疼痛或面部不適等症狀。患者於晨起時發現面部僵硬,面頰動作不靈,口眼歪斜,食物時不能攪拌,流淚,額部皺紋消失,眼裂不能閉合,不能皺額、閉目鼓頰等動作。 採用針灸與拔火罐相結合治療面癱,在臨床取得了滿意的療效。採用針灸治療時,選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