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 養生知識網

 



烏梅的13大功效與作用

 烏梅的13大功效與作用
養生導讀:烏梅,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其性溫,味酸澀,有生津、止渴、斂肺、澀腸、安蛔蟲等功效,可治療肺虛久咳,口乾煩渴,痢疾,慢性腹瀉,膽道蛔蟲等病症。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1、保護腸胃 烏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腸胃裡腐化。 2、消除便秘 烏梅裡的蘋果酸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3、增進食慾 長期性的無食慾是身體裡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胃及...



飲酒會引起血壓升高嗎?

 飲酒會引起血壓升高嗎?
 飲酒是否會引起血壓升高,國內外有關專家對此也進行了研究,如美國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在5000例30~59歲的人群中,若按世界衛生組織診斷高血壓的標準,即收縮壓≥21.3kPa(160mmHg)和(或)舒張壓≥12.5kPa(95mmHg),定為高血壓,飲酒量與血壓水平呈正相關,也就是說喝酒越多者,血壓水平就越高。在我國也有人進行過對照研究,結果發現飲酒者血壓水平高於不飲酒者,特別是收縮壓,有資料表明,每日飲...



常按四大養胃穴位

 常按四大養胃穴位
養生之道網導讀:常按四大養胃穴位,按贏春季“保胃戰”。當下,越來越多的人患有胃病,嚴重的甚至丟失了性命,為了能夠讓你的胃健康,一定要做好養胃護胃工作。常按四大養胃穴位,會讓你的胃更健康,一起到下文看看吧! 常按4養胃穴位 按贏春季“保胃戰” 中醫認為,防止胃痛的發生,應從病因入手,重在日常保健,如不要過度勞累、注意腹部的保暖、合理飲食、控制情緒等等。養生穴位...



專家教你鑒別蜂膠

 專家教你鑒別蜂膠
  最近,很多媒體報道過蜂膠生產廠家採用價格低廉的“樹膠”代替蜂膠,添加到產品中欺騙消費者。業內人士說,我國每年蜂膠銷量3倍於產量,造假者稱國內最尖端儀器都檢測不出來他們的假蜂膠。那麼,普通百姓如何辨別蜂膠真偽呢?專家給出如下解答—— 真蜂膠啥樣 色澤:棕黃色、棕紅色、褐色、黃褐色、灰褐色、青綠色、灰黑色等,有光澤。 狀態:團塊或碎渣狀,不透明,約30℃以上隨...



7個中醫按摩法 氣血通暢防病養生

 7個中醫按摩法 氣血通暢防病養生
 中醫養生方法相對於西方的養生方法更適合中國人。中醫養生最常用的是保健按摩,通過刺激經絡通氣血,讓身體不會淤積廢物,因而減少疾病的發生今天小編來教大家七個中醫養生按摩方法。 按摩頭部經脈可讓氣血暢通 人體頭面頸項處穴位最多,共有76穴,佔全身361穴的21%。頭藏腦髓,髓為腎精所化,為腎所主。腦是神經中樞,是管理全身運動、感覺、語言和內臟活動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內應臟腑,為經脈之所...



最給力養胃竅門幫你養出健康胃

 最給力養胃竅門幫你養出健康胃
養生之道網導讀:最給力養胃竅門幫你養出健康胃。胃病患者平時除了進食具有養胃功效的食物外,生活方式和好習慣的養成也非常重要。春季氣溫多變,冷熱交替。如果防止胃病復發,是胃病患者應該具有的常識。養胃小秘訣,讓你健康無負擔。 飲食要規律、衛生 進餐有時過早,有時過晚,可口的就吃得多,不可口的就吃得少,或任意吃冷食、零食,使胃腸的工作量緊一陣、松一陣,這就容易造成胃腸病。飲食不衛生...



足部刮痧治療慢性鼻炎

 足部刮痧治療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鼻腔粘膜和粘膜下層的慢性炎症。屬中醫學的“鼻竇”範疇。本病多由外感風寒襲肺 ,蘊而化熱 ,乃至肺氣失宜 ,客邪上干清竅而致鼻塞。風邪解後鬱熱未清 ,釀為濁涕 ,壅於鼻竅而致 ,臨床常見慢性單純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二種 ,慢性單純性鼻炎 ,鼻塞日久 ,呈間隙性或交替性 ,多涕呈粘稠半透明粘液性。鼻腔檢查可見鼻粘膜血 ,下鼻甲腫大 ,但表面光滑 ,觸之柔軟 ,用麻黃素滴鼻後很...



幼兒春季入園避免綜合征

 幼兒春季入園避免綜合征
原本在9月才入園就讀小班的明明,最近被父母提早送入幼兒園托班學習。記者瞭解到,像這樣的家長還為數不少。學前教育專家分析認為,家長讓孩子提早“春季入園”,能夠縮短孩子正式入園初期的不適應階段,更快進入集體學習生活。 記者在浦東新區小龍魚環球幼兒園發現,春季入園的孩子和普通托班孩子一起學習,但在課程上著重強調生活能力自理、心理適應、參與集體生活、人際交往等,提早和其他孩...



小小穴位 美容效果大

 小小穴位 美容效果大
       養生之道網導讀:女人最關心的最不過是養生美容了。隨著中醫的日漸崛起,中醫養生已經備受關注,那麼我們今天就來探究經絡養生,快來牢記這些關鍵點你就能成為人人崇拜的經絡養生專家了!        小秘密一:小指尖端          所屬經絡:手少陰心經          效用:經常摩擦、按壓小指尖端有利心臟健康...



小孩佝僂病的推拿療法

 小孩佝僂病的推拿療法
    【概述】     佝僂病為嬰兒時期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多見於3歲以下小兒,6~12月的嬰兒發病率較高。北方比南方多,可能與日曬時間有關。現代醫學認為佝僂病主要與維生素D不足有關。     祖國醫學認為本病主要由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哺養失調,脾胃虛弱所致,腎為先天之本,主骨髓。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氣血生化之源。脾腎虧損,則氣血不足,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