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的症狀有哪些 養生導讀: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臧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 貧血的症狀 貧血,會由於血紅蛋白不足而導致體內氧氣不足。若身體處於缺氧狀態,那麼就會出現各種不良狀況。 1、容易疲勞 體內氧氣不足的話,人很容易稍微運動一下就氣喘吁吁,也很容易感到疲勞和倦怠;此外還會給心臟帶來很大的負擔,可能會引起心悸;更嚴重還會引起胸痛和... 2019年03月23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0 ℃ 次 閱讀全文
孕期酸味食物選擇有講究 很多婦女懷孕後特別喜歡吃酸味的食物。酸味能刺激胃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促進胃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各種營養素的吸收。所以懷孕後愛吃酸味的食物是有利於胎兒和母體健康的。 從營養方面來說,孕婦吃酸味食物對孕婦本人和胎兒的發育都有好處。酸味能刺激胃酸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增加孕婦食慾,減輕早孕反應。 從懷孕2-3月後,胎兒的骨骼開始形成,酸性物質可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骼成長,還有... 2019年03月23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利用飲食治療兒童弱視 現如今兒童近視或弱視的越來越多了,那麼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限制過多糖類的攝入,可以促進視網膜和視神經的發育,防止弱視。 一、勸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要挑食。 二、要注意引導孩子多吃些粗糧(如玉米面、小米等),以增加必要的維生素供給。 三、多吃些新鮮水果和蔬菜,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限制過多糖類的攝入,以促進視網膜和視神經的發育。 四、不讓孩子... 2019年03月22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分娩過程中的重要時刻一覽表 準備分娩的時刻,每個女人都會感到無比幸福和驕傲,但同時又會有些不安。臨產有哪些徵兆?分娩痛是否能忍受?產程中應吃些什麼來長力氣?怎樣做到順利分娩…… 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更好地度過這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 臨產的標誌 在預產期的一個月內,孕婦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使子宮肌細胞興奮性增高。有些孕婦會出現不規律的子宮收縮,有時幾分鐘一次,有時半小時以上才有一次,每次宮縮時間... 2019年03月22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天熱脾氣躁,開車少吃肉 為什麼吃肉多就會讓人的情緒脾氣變得更加煩躁? 這是因為肉類中含有大量動物蛋白,會使腦中的色氨酸含量減少,而導致人有侵略、憂慮和好鬥的傾向。其次,肉中含鈣的比率不高,多吃會造成體內鈣濃度太低,也會增加人易怒及暴躁的傾向。最後,肉類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過多攝入可使血管硬化,進而升高血壓。血壓增高是造成人情緒不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 夏天,司機保持長期清淡飲食性情會比較溫和,美國麻省... 2019年03月22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孕前體檢護理減少孕期意外 前車可鑒 孕前體檢減少孕期意外 隨著孕期常識的增加,很多夫婦都很在乎孕期保健,但是對於孕前的體檢常常忽略。孕期由於身體生理功能的變化,一些在非孕期症狀很輕的疾病如果在孕期沒有及時控制,可能加重甚至影響妊娠的正常維持,因此在孕前進行一些必要的體檢是很重要的。現將我最近遇到的一個病例講給大家,希望大家對此會有更深的理解。 剛剛休完假,同事告訴我病房收進一位妊娠合併大量蛋白尿的患者。... 2019年03月22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60 ℃ 次 閱讀全文
干眼症的治療方法 養生導讀:干眼病最常見症狀是眼疲勞、異物感、乾澀感、其它症狀有燒灼感、眼脹感、眼痛、畏光、眼紅等。 干眼症常見之症狀包括眼睛幹幹澀澀,容易疲倦,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眼皮緊繃沉重,分泌物粘稠,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暫時性視力模糊;有時眼睛太干,基本淚液不足反而刺激反射性淚液分泌而造成常常流眼淚之症狀;較嚴重者眼睛會紅腫,充血,角質化,角膜上皮破皮而有... 2019年03月22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生菜鯪魚豆腐湯–利尿防燥 材料: 生菜 半斤 鯪魚肉 4兩 豆腐 1磚 生薑 2片 芫荽 1株 調味料 適量 做法: 1、生菜洗淨切度。生薑刮皮洗棦切; 2、片,芫荽去鬚根切碎。 3、豆腐洗淨,切長方形。 4、鯪魚肉剁成茸,加入適量幼鹽... 2019年03月21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07 ℃ 次 閱讀全文
孕期盤腿坐有助順利生產 在准媽媽不肯自然分娩的原因中,怕疼和怕折騰半天也生不出來絕對是排在最前面的。誠然,生產不是個輕鬆的活,但只要做好準備,自己生也沒想像中那麼難受。 美國梅奧診所專家為各位准媽媽推薦了三個能夠幫助順產的動作,可以在懷孕的最後幾個月裡多多練習。 盤腿對腳坐:保持後背腰部挺直,兩腳掌合上,將足跟向內側拉,同時緩慢降低兩膝。這可以拉伸大腿與骨盆的肌肉,同時可以改善分娩時的體位,保持骨盆... 2019年03月21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0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