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常用的九大穴位 養生導讀: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一、合谷穴。 合谷就是俗稱“虎口”的部位。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大腸經經從手出發,沿手臂外側,一直到頭面部。合谷有清洩陽明,祛風解毒,疏經通絡,鎮痛開竅之功用。經常拔罐可使牙齒健康,也可以治療牙痛、面部疾病。也能保持大便暢... 2018年08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告訴你膽囊炎要在乎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症,發病率僅次於急性闌尾炎,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人。這是因為人到中年,工作壓力大、精神相對緊張、身體也在發胖等等,這些因素導致會有增加易導致會有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障礙,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的排泄不通暢,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膽固醇沉積,易形成膽結石,很容易誘發膽囊炎。 膽囊炎的治療,需要藥物、飲食、心情治療三管齊下。 藥物治療:如果膽囊炎急... 2018年08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睡眠的養生之道 睡眠是平衡人體陰陽的重要手段,是最好的節能,也是最好的儲備及充電,更是恢復疲勞、走出亞健康的養生第一良方。 中醫睡眠機制是:陰氣盛則寐(入眠),陽氣盛則寤(醒來)。所以夜晚應該在子時(21-23點)以前上床,在子時進入最佳睡眠狀態。因為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 2018年08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讀中醫氣功裡的松靜自然 放鬆、入靜與自然,是氣功鍛煉過程中的最基本要求。不論何種功法,練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一般說來,在練功過程中,松靜自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悟解和做到,卻要下一番功夫。 放鬆、入靜與自然,是氣功鍛煉過程中的最基本要求。不論何種功法,練功的哪個階段都必須符合這一基本準則。一般說來,在練功過程中,松靜自然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悟解和做到,卻要下一番功夫。 ... 2018年08月09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三大駐顏術有助抗衰老 養生導讀:養顏保健,古人稱為“駐顏”。中醫養生學所討論的顏面保健,主要的側重點是在抗衰老上,使青春容顏永駐。在具體的保健手段的使用上,著眼於臟腑與氣血,注重整體的、綜合的調養,從根本上保證面容的不衰老。 一、中醫三大駐顏術 1、按摩美容 按摩美容可以促進顏面氣血流通,面部煥發光澤。具體做法可以在清晨起床後,用左右手摩擦耳朵,然後輕輕牽拉耳朵;再用手指摩擦頭皮,梳理頭髮;... 2018年08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 中醫認為須重視心臟保養 到了夏天,炎熱的天氣讓很多人都害怕陽光。特別是那些怕曬黑的女性,在這個季節,視毒辣的陽光為第一勁敵。每年的立夏,各地區都會有一些有特色的活動。閩南地區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麵條中煮食,海蝦熟後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以此為對夏季之祝願。浙江嵊州人則吃蛋拄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湖北省通山民間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rdq... 2018年08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拔火罐減肥常識,學學更瘦身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的減肥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就有拔火罐減肥,而很多人很可能是聽說過這種減肥方法,但是對於它的相關作用原理卻是不知道吧。所以在…… 中醫的減肥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就有拔火罐減肥,而很多人很可能是聽說過這種減肥方法,但是對於它的相關作用原理卻是不知道吧。所以在這裡裡小編要介紹中醫拔火罐減肥常識。 拔火罐的作用 拔火罐通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 2018年08月06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指壓法 讓你胸部健美 有豐滿、彈性胸部的女性,在男性看來才有魅力。女性最特殊象徵之一可說是胸部。有豐滿、彈性的胸部,才是女性美的基礎。但是並非每位女性都有迷人的胸部。看到瑪麗蓮·夢露或索菲亞·羅蘭等皆擁有豐滿的胸部,相當羨慕。 尤其是生育後,胸部就會更鬆弛,不再豐滿、堅挺了。 女性胸部豐滿的樣式很多,可大別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高聳挺直的胸部。這種樣式的胸部在外國電影時常可見,這是豐... 2018年08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保健五個誤區 對於中醫,人們可能存在一些誤區,比如認為看中醫就是吃中藥、中藥療效慢、中醫只用於治療沉疾或者不治之症。這些觀念其實都是一些誤區,中醫和我們息息相關,並且能使用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我們就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中醫誤區進行總結,以供大家參考。 誤區一: 看中醫就是吃中藥 中醫指中國傳統醫學,即中醫學。它承載著五千年中國醫學文化的積澱,集結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知識... 2018年08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小兒發熱中醫推拿療法 小兒發熱是由於感受外邪,或臟腑功能失調而引起體溫異常升高的一種常見病症。臨床上許多急性傳染病初起往往以發熱為主要症狀,應予注意,以防延誤救治。 病因病機 1. 感受外邪 多發生於氣候突然變化,冷熱失常的冬春兩季。 風寒、風熱之邪從口鼻而入→客於肺衛→表衛調節失調→衛陽閉郁→發熱 2. 陰虛內熱 素體陰虛,久病熱病傷陰,久瀉久吐傷津,過食溫燥之品→陰津虧損... 2018年08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