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養生特色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自我國商代、西周以來,歷代中醫對食養多有所繼承和發展。在五千年社會歷史變革的長河中,雖難免不受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的某些影響,但也逐漸形成了中醫食養的若干風格和原則,其特點大致可概括為四點。 一、固後天之本,及早食養 祖國醫學一直認為,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故倡導養生特別是食養須從青、中年(中年食品)開始,經過飲食調理以... 2019年02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防止秋燥 中醫推薦4款養顏湯 在中醫看來,人的健康和氣候、外界環境的變化有密切關係,秋天氣候乾燥,對人的新陳代謝會產生很大影響,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病。在秋陽暴曬的天氣,剛經受過夏天酷暑“折磨”的人的體質,在初秋就受到酷暑和秋季乾燥天氣的夾擊,因此很容易致病。 秋天氣候乾燥很容易患病 人們常會出現陰虛火旺的症狀,如口乾舌燥、嘴唇乾裂出血、皮膚乾澀、咽干口渴、音啞、便秘、小便少等現象。還有的人會出現... 2019年02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認為巧食五味 可以養生 人們的口味千差萬別,酸、甜、苦、辣、鹹,各不相同。中醫養生認為,為了健康,各種味道的食物都應該均衡進食。 自製茶飲助健康 甜: 中醫認為,甜入脾。食甜可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胃解毒。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酸: 中醫講“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 2019年02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的特殊診斷法你知道多少? 養生之道網導讀: 中醫推拿的特殊診斷法你知道多少? 患者坐位,醫者用雙手重疊置於患者頭頂,並控制頸椎在不同角度下進行按壓,如引起頸痛和放射痛者為陽性,說明頸神經根受壓。正位時,用拳隔手掌叩擊患者頭部,如引起頸痛並有上肢竄痛和麻木感;或引起患側腰腿痛,均屬陽性,提示頸或腰神經根受壓。 臂叢神經牽拉試驗 患者坐位,頸部前屈,醫者立於患側,以一手抵住患側頭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反方向牽... 2019年02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腳底養生十一法讓你百病全消 中醫腳底養生,可以達到治病強身的目地。因為腳部特定部位與體內各臟器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繫腳底部存在著各臟器的反射區,某些臟器發生病變後,可以在其反射區上反映出來按摩和刺激相應的反射區,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那麼,中醫是如何通過腳底養生來促進全身健康的呢? 男性中醫養生 中醫腳底養生有兩個特點: 其一是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實行,按壓搓和敲擊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費時不多。 其二是... 2019年02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明星推薦中醫中藥八法寶 養生滋補少不了 當歐洲皇室與好萊塢明星紛紛宣稱是中醫迷,格溫尼斯和莫文蔚頂著拔罐後的印痕四處參加活動,漢方美容成為各大國際護膚品牌一再宣傳的賣點,中醫藥的時尚化熱潮風頭正勁,尤其在女人熱衷的留住青春方面,中醫自有獨到之秘,更使它廣受推崇。 何首烏——滋補良藥 推薦明星:王菲 王菲生產後的調理秘方中,何首烏是一味主藥。每天吃,使她恢復了孕前的身材。 青春奇效:何首烏最青春的功能是... 2019年02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保健的「養孕」靜道觀 中醫養生保健文化中,妊娠期的保健尤有特色。所謂妊娠期保健,即古人所謂胎養學說。主要記載在歷代婦科與兒科的書籍中,如《千金方》中稱“養胎”,《產孕集》中稱“養孕”,《育嬰家秘》中稱“胎養”。 中醫養生保健文化中,妊娠期的保健尤有特色。所謂妊娠期保健,即古人所謂胎養學說。主要記載在歷代婦科與兒科的書籍中,如《千金方》中稱“養胎”,《... 2019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排毒養生方法 清除體內毒素還原健康 減肥的其中一招就是排毒。要說健康排毒,中醫也有不俗的作用,關鍵在於你是否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排毒方法。對那些臉上痘痘頑固、便秘嚴重的人而言,下面的幾招更是值得推薦。 吃藿香為脾胃排毒 藿香其性微溫,味辛,入脾、胃、肺經。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藿香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胡椒酚、檸檬烯,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使身體的毒素從腸道順暢排出。《本草正義》言其“芳香而不嫌其... 2019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體質分九種 中醫養生各有道 平和質 該體質人群體形勻稱健壯,面色、膚色潤澤,頭髮稠密有光澤,目光有神,精力充沛,睡眠、食慾好,平時患病少。 養生法: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堅持鍛煉,年輕人可適當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適當散步、打太極拳等。 氣虛質 該體質人群聲音低弱,易感氣不夠用,易累,容易感冒,發病後難以痊癒。 養生法:宜食益氣健脾的食物。平時注意保暖。可做一些柔緩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 2019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一分鐘壓力清光光 中醫五個實用減壓妙招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家中,壓力可能無時不在。如何緩解壓力,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關心的話題。推薦以下5個解壓小妙招,可以幫助你1分鐘緩解壓力,放鬆身心。 1.仰望天花板,倒數60秒。 抬頭仰望動作有助於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降低血壓,放慢呼吸節奏。慢慢倒著數數,也有助於分散注意力,緩解壓力。 2.將壓力寫進日記,把問題留給明天。 將帶來壓力的問題白紙黑字寫在紙上,有助於更好地瞭解和分析問... 2019年02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