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不僅青睞老年人 白領也要警惕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盲腸癌、直腸癌、肛管癌,是指大腸粘膜上皮在環境或遺傳等多種致癌因素作用下發生的惡性病變預後不良,死亡率較高。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腸癌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警惕:辦公室一族久坐容易得大腸癌 不少人有這樣的錯覺:大腸癌是中老年人的事,青年人不在此列。這主要因為:大腸癌早期常無症狀,及至出現便血... 2018年01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1 ℃ 次 閱讀全文
寶寶應對沙塵天氣的疾病隱患 今春最強沙塵暴席捲我國大部分省市。這樣的天氣,空氣質量不夠高,有時候成人都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對幼兒來說,那就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導致咳嗽、發燒、感冒等疾病!沙塵暴來襲,你的寶寶準備好了嗎?專家支招 寶寶應對沙塵天氣的疾病隱患。 乾燥 剛入春的時候,天氣還是略顯乾燥,而寶寶皮脂腺分泌又不很旺盛,使得原本嬌嫩的肌膚變得瘙癢難忍。寶寶穿衣時也易因摩擦產生靜電,作為寶... 2018年01月15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堅持騎自行車能減肥嗎 有時間踩自行車游下郊外,遠離大城市的喧器,也是不錯的體育健身項目。騎自行車能減肥嗎?答案是肯定的,堅持騎自行車不但有減肥的效果,而且可以讓身材更加的勻稱,還可以預防一些常見的血管類疾病呢。 由於自行車運動是需要大量氧氣的運動,所以還可以強化心臟功能。同時還能防止高血壓,有時比藥物更有效。踩自行車壓縮血管,使得血液循環加速,大腦攝入更多的氧氣,再加上吸入大量新鮮空氣,會覺得腦... 2018年01月13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寶寶睡眠不好八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很多媽媽都有的經歷就是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出現一些狀況,比如說踢被子,做噩夢,大哭不止……這些都是為什麼呢?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瞭解一下吧! 8大睡眠煩惱的解決方案 1.踢被 醫生釋疑:不少寶寶睡覺喜愛踢被子,而蹬被子又是誘發感冒的誘因之一。除了大腦發育不成熟,缺乏控制力外,尚與其生理有關:一是孩子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速度較成人快,散發熱量多,體溫... 2018年01月09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兒童保健最佳年齡 兒童保健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發育有其關鍵階段,某些疾病也有高發期,瞭解這些規律,把握最佳年齡,乃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有助於養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餵養最佳年齡 不少孩子患有程度不等的“厭食症”,父母為此苦惱不堪,原因之一就是忽視了進食關鍵期的餵養。所謂進食關鍵期具體是指出生後5~7個月間,此間若能合理添加水果、蔬菜、蛋黃、米粥等輔食,給其食慾的發展以良性刺激,... 2017年12月28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開車憋尿有什麼害處 憋尿的壞處有哪些,現實中有強忍小便的習慣的人可能不知道,尤其是高速路上開車的司機,憋尿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那麼憋尿的壞處有哪些?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 網上有一則新聞,講的是一個男孩暑假天天泡網吧,因玩遊戲上癮,連上廁所的時間都不願浪費。在玩遊戲的他憋尿長達6個小時,一粒尿結石正好堵住尿道口,一泡尿把他的膀胱憋爆。由此可見憋尿的壞處。 正常排尿過程是一強忍小便的危害種受意識和... 2017年12月24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 養生導讀:60歲是中老年交替的關鍵時期,陽痿早洩是99%的衰老證明,那麼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呢?下面養生之道為您介紹六十歲男人陽痿如何治,看看吧。 六十歲男人陽痿的原因 1、精神緊張 超負荷工作,讓男人在不知不覺中將人體代謝平衡打破,出現精力透支。繁忙的事務,緊張的工作狀態,使人感覺不到體內的這種漸進的變化,事實上,腎虛已經開始,中老年男性陽痿就是必然結果。 2、腎的精氣 從作用來說可... 2017年12月16日 老年人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腱鞘炎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腱鞘炎的症狀,腱鞘炎是指發生於關節囊或腱鞘附近的一種內含膠凍狀粘液的良性腫塊,其多為單房性,也可為多房性。那麼腱鞘炎的症狀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腱鞘炎的症狀。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雙層套管樣密閉的滑膜管,是保護肌腱的滑液鞘。它分兩層包繞著肌腱,兩層之間一空腔即滑液腔,內有腱鞘滑液。內層與肌腱緊密相貼,外層襯於腱纖維鞘裡面,共同與骨面結合,具有固定、保護... 2017年12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6 ℃ 次 閱讀全文
如何糾正寶寶「吮指」補點鋅 大多數小兒都有吃手指的偏好,添加輔食以後更加突出。當寶寶可以下地活動,而吮吸已經弄髒的小手時,家長的擔憂便與日俱增。用什麼辦法治這“吮指癖”?專家指出,糾正孩子吃手指的不良習慣,應以教育和轉移注意力為主。而對1-3歲的孩子則要檢查是否需要補鋅。3歲以上的孩子還應重點防範寄生蟲病。醫生不主張用塗抹黃連等辦法來糾正小兒吮指。 “吮指癖”從何而來? 專家指出,多數嬰... 2017年12月14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太過疲勞 警惕「突聾」 ●患病高峰年齡為50~60歲,近年來發病有向年輕偏移的趨勢 ●發病一周內進行治療,72%以上可以痊癒或聽力大部分恢復 ●壓力大、過度疲勞、作息無規律、吸煙、酗酒等都是誘發因素 今年32歲的黃先生經過一個春節假期“黑白顛倒”的狂歡後,突然左耳聽力驟降。去醫院一查,原來是左耳重度全頻感音神經性聾,也就是突發性耳聾。專家介紹,我國的突聾發病率約為每年5~20人次/10萬人次,患病的高峰年... 2017年12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