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 養生知識網

 



補與瀉 中醫一針見效

 補與瀉 中醫一針見效
針灸治病,用的只是一顆顆經過嚴格消毒過的不銹鋼針,針上絕對不帶什麼補藥或瀉藥。那麼,它又是怎樣產生補與瀉的效應呢? 原來,針灸治病主要是通過針刺穴位經絡,調節氣血,調理臟腑,調和陰陽來達到的。當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後可以通過經絡激發臟腑功能,促進氣血生成,增強機體功能,起到扶正補虛的作用;當機體處於邪氣旺盛而呈實證時,針刺後能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疏利臟...



氣功減肥的中醫原理

 氣功減肥的中醫原理
      氣功減肥古人早已有認識,而且在今日,氣功鍛煉除了防病治病,強健體質外,確實亦有減肥作用。那麼氣功是通過怎樣的機理來減肥的呢?   氣功是通過練功者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發揮人體潛力,通過調身(姿勢)、調心(意念)、調息(呼吸)的功夫,鍛煉人的精、氣、神,調整身體的生理功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它在鍛煉方法上要求“動靜結合”,強調在鍛...



養藏補氣 冬季豐胸中醫有絕招

 養藏補氣 冬季豐胸中醫有絕招
秋冬季是人體脂肪養藏的時間,也是豐胸的最佳時刻。可是許多平胸MM用過很多方法卻毫無收穫,揪根溯源原來是你的氣血不足影響了胸部的發育。補氣其實就是從中醫理論出發的一種由內而外的豐胸方法,在這個養藏季節的效果尤為明顯,大家不妨試一試。   1. 常吃百合,清肺補氣 肺主全身之氣,百合被中醫專家稱為最好的“清肺補氣”食物。 據說在法國影星蘇菲·瑪索的廚房裡,總擺著一小袋...



中醫針灸治療失眠

 中醫針灸治療失眠
 睡眠是生命的必須過程。據研究,一個人如果不吃食物最多可以堅持一個月,但不睡眠活不了10-14天。還有許多疾病是由不良睡眠引起的。睡眠還與人的壽命有關。因此,保持科學的睡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青少年每天需睡眠8-9個小時 ,中年人8小時,老年人7小時左右。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失眠症發病率不斷增加,且由中老年為主向中青年蔓延。   失眠又稱“不寐”,是...



孩子夏季感冒防治的中醫妙招

 孩子夏季感冒防治的中醫妙招
孩子夏季感冒家長一定要注意護理,現在就一起來看一下中醫提供給各位家長的一些好方法!   感冒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的統稱。各種致病微生物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統稱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果單一部位的炎症則分別稱為鼻炎、鼻咽炎、扁桃體炎、咽結膜熱、會厭炎、喉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眾多,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小兒普遍易感,還重複感染。感染因素中病毒約占90%,其他有細菌...



中醫:以氣養生怎麼做?

 中醫:以氣養生怎麼做?
       中醫強調的以氣養生,是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方面,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培養元氣 元氣為生命之本。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會氣阻傷身。人應求其所能求,捨其所不能求,心安自得而培養元氣。 安靜通氣 每天白晝如能保持大腦安靜半小時或一小時,可充分發揮腦細胞的潛力,協調生理與情緒,減少熱能的消耗。大腦安靜使全身肌肉容易放鬆,氣血暢通,達到&...



中醫全面治療頸椎病

 中醫全面治療頸椎病
 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征的綜合征。 中藥湯劑治療:中藥湯劑治療頸型頸椎病...



中醫也能治足壞疽

 中醫也能治足壞疽
天津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張朝暉、馬靜、孫玉芝等科研人員,在治療糖尿病足壞疽的臨床研究中,運用中醫化腐再生,將口服化腐再生中藥湯劑和局部外敷化腐再生散配合生肌膏,用於治療糖尿病足。 中醫外科專家張朝暉主任等人收治了180例糖尿病足壞疽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關於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治療1個月後,180例糖尿病足壞疽患者痊癒10%,顯效43.33%,有效20%,總有效率達73.33%。 張朝暉認為,糖尿病足...



有效治療孕吐的中醫藥方

 有效治療孕吐的中醫藥方
古人因其噁心而阻礙飲食,所以稱之為“惡阻”,如《胎產心法》所說:“惡阻者,謂有胎氣,噁心阻其飲食也。” 妊娠嘔吐,病證名。出《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並治》。即惡阻,是指受孕後2~3個月之間,反覆出現的以噁心、嘔吐、厭食或食入即吐為主要症狀的孕期病症。古人因其噁心而阻礙飲食,所以稱之為“惡阻”,如《胎產心法》所說:“惡阻者,謂有胎氣,噁心...



中醫揉捏巧治小兒歪脖

 中醫揉捏巧治小兒歪脖
小兒肌性斜頸病因小兒肌性斜頸又稱歪脖子病,常會引起頭顱、面部左右不對稱畸形,嚴重的還可引起頸椎繼發性畸形等嚴重後果。該病的早期表現出生兩周後,小兒頭部常偏向一側,在患病一側頸部可摸到一硬腫物,沒有明顯壓痛。3~6個月後,頸部腫物可在胸鎖乳突肌處變成一個條索狀腫塊,患兒頸部活動受限。 現在我們給父母介紹一種中醫揉捏法來治療小兒歪脖。 第一步,患兒取仰臥位,醫者在患兒患側的胸鎖乳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