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70歲老太的青春秘籍 養生之道網導讀:有一位鄰居是退休的老中醫,老太太今年71歲,臉上一個老年斑都沒有,臉皮緊緊的沒有鬆弛現象,皺紋只有淺淺的幾根。說話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老人透露了她的保養秘訣。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適量運動,充足的睡眠,每天按揉三陰交,每條腿的三陰交至少按揉或用經絡錘敲打10分鐘以上。... 2022年04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 ℃ 次 閱讀全文
有多少灸法可供我們保健 第一大類:艾灸法 一、艾柱灸法: 1、直接灸——包括瘢痕灸、無瘢痕灸、騎竹馬灸、三角灸。 2、間接灸——包括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灸、隔蔥灸、隔韭菜灸、隔胡椒灸、隔豆豉灸、隔蟾灸、隔礬灸、隔巴豆灸、隔蠐螬灸、隔甘遂灸、隔皂角灸、隔蚯蚓灸、隔陳皮灸、隔厚樸灸、溫臍種子灸、結胸灸、隔蒼朮灸、隔苦瓠灸、隔蓖麻仁灸、隔徐長卿灸、隔核桃皮灸、隔莨菪根灸、隔桃葉灸、隔桃樹... 2022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10個穴位豐胸按摩手法及其功效 養生導讀:常見的豐胸方法有食物豐胸,藥物豐胸和手術豐胸。可是藥物豐胸和手術豐胸都存在一定的危險,那麼還有什麼安全的方法可以豐胸呢?其實按摩穴位也可以豐胸哦,下面就介紹一些穴位豐胸的按摩手法及功效,一起來看看吧。 穴位豐胸按摩手法及功效 1、大包穴 穴位:位於腑窩下,距離腑下大概有14厘米的地方就是大包穴(兩倍於四指寬度)。 按摩方法:首先,雙手按住大包穴後,從胸外側向內推壓胸部三十... 2022年03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刮痧拔罐八大穴位可提高免疫力 一、頭部 百會穴(只能刮痧,用刮痧手法的點法、按法、顫法) 註:科學實驗證實,百會穴對免疫功能有一定影響。艾灸‘百會’能使家兔的血清總補體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液白細胞總數等指標明顯提高。 二、頸椎 大椎穴(刮痧拔罐均可,手法主要用刮法和留罐) 註:科學實驗證實,刺激大椎穴對提高免疫功能有一定影響。針刺大椎等穴,可提...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什麼是貼敷療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什麼是貼敷療法?生病去醫院,有時候醫生會叫你使用貼敷療法來治療身體的疾病。那麼什麼是貼敷療法?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下貼敷療法相關知識吧。 什麼是貼敷療法 貼敷療法是以中醫基本理論為指導,應用中草藥製劑,施於皮膚、孔竅、俞穴及病變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屬於中藥外治法。貼敷療法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較內治法更為簡便、實用,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在同疾病作鬥爭中...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荷葉的作用和功效 荷葉的功效: 清暑利濕,升發滑陽,止血。治暑濕洩瀉、眩暈,水氣浮腫,雷頭風,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產後血暈。 1、盂詵:“破血。” 2、《本草拾遺》:“主血脹腹痛,產後胞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3、《日華子本草》:“止渴,並產後口乾,心肺燥,煩悶。” 4、《日用本草》:“治嘔血、吐血。” 5、《滇...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名貴藥材「螃蟹腳」的功效 養生導讀:螃蟹腳是一種茶樹寄生植物,因其枝條為節狀帶毫,故被當地人稱為“螃蟹腳”。據說只有在上百年的古茶樹上才能找到。它和老茶樹長在一起,吸了茶樹的靈氣,自己也成精了。用它泡水喝,可以解毒。 螃蟹腳是一種名貴藥材,屬扁桿燈芯草。據醫學專家考證“螃蟹腳”其性寒涼,飲之後回甘爽甜,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清膽利尿,降低血脂,血壓,對治療宿食內小便赤熱等有明顯療...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心臟病患者需警惕 夜裡出現胸痛千萬別拖 養生之道網導讀:心臟病是現在患病率極高的一種疾病,很多心臟病患者半夜都會出現胸痛症狀,他們有的忍忍就過去了,有的吃藥片止痛,但是你知道,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哦,很容易失去生命的。詳細原因到下文看看瞭解下吧。 心臟病患者警惕 夜裡出現胸痛千萬別拖 心臟病人如果半夜出現不適,很多人會吃片藥、改變睡姿緩解症狀,等到天亮再去醫院檢查,這其實非常危險。據《印度時報》報道,最新一期美國心...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切忌中藥煎糊不要喝 湖北省中醫院藥事部馮漢鴿主任藥師答:中草藥熬糊了,特別是碳化後,其藥性會發生變化,有的還會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果繼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比如,荊芥有解表、散風、透疹等作用,煎得太久其有效成分就會揮發掉,如果煎糊了變成荊芥炭,就失去瞭解表作用,而產生了止血效能。又如,蒲黃常用於活血,而熬糊後的蒲黃炭卻能夠止血,作用恰恰相反。 一般來說,... 2022年03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氣血不足怎麼看 養生之道網導讀:氣血不足是中醫的概念,氣血不足的患者主要以女性居多。氣和血都是生命的載體,共同滋潤身體,使身體正常協調地運作。而女性由於經期、體質等方面的原因下,使身體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 如果把人體比作生長植物的話,氣就是陽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於人體,使其茁壯成長。這一點,不僅對整個人體如此,對每一個臟腑也是如此。氣和血可以在人體的一些細節中發現出來,只要分辨出... 2022年03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