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有一部分人不宜做按摩 按摩主要用於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所以最常用於傷科疾病和各種痛證。 但也有一些情況不能採用此法,否則會影響病人的身體康復,貽誤治療時機。下面介紹幾種不能按摩的病人: 1、流感、乙腦、腦膜炎、白喉、痢疾以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的病人。 2、急性炎症的病人,如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肺炎、急性闌尾炎、蜂窩組織炎等。 (adsbygoog... 2022年02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 ℃ 次 閱讀全文
警惕不能和豬肉搭配的四種食物 豬肉是人們日常接觸最多的食品之一,因為太常吃,人們還發明了許多新鮮花樣去烹飪這道傳統美食,發明創新固然好,可不懂營養知識亂來則會給健康帶來麻煩。 牛肉 豬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說法由來已久,《飲膳正要》指出:“豬肉不可與牛肉同食”。 這主要是從中醫角度來考慮,一是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豬肉酸冷、微寒,有滋膩陰寒之性,而牛肉則氣味甘溫,能補脾胃、壯腰腳,有安中益氣之功。 二者... 2022年01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 ℃ 次 閱讀全文
多吃不宜的中藥零食 養生導讀:很多人熱衷於購買一些含有中藥的零食,作為日常的保健食品。其實中藥零食並非人人皆宜,中藥作為“藥”,既有特定的藥理功效又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無論“中藥零食”多麼美味,首先是“藥”,然後才是“零食”,既是藥,就不僅不能多吃,還要學會對症吃。80後、90後的年輕人,大多數對傳統中藥瞭解得比較少,但追求新鮮、時尚的他們又喜歡亂吃中藥零食。... 2021年12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鹿茸雖能補但五種人不宜吃 東北有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鹿茸歷來是名貴滋補品,是滋補肝腎的要藥。在這個冬令進補的季節,究竟什麼人該怎麼吃鹿茸滋補? 古詩有云:“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靈丹都慢說;唯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下穴。” 詩中所謂“斑龍頂上珠”指的就是鹿茸,意思是說,人的精力消耗過度,用丹藥治療效果緩慢,只有用鹿頭上的嫩角才能補虛療體。大家都知道,雄鹿到了一定年紀頭上就會長... 2021年12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糖尿病患者不宜晨練 養生之道網導讀:大家都知道,運動一直是糖尿病患者治療病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糖尿病治療專家講到,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不能盲目隨時進行,特別是在早晨不能進行鍛煉和運動,要選擇特定的時間進行運動。為什麼糖尿病患者的運動不宜在早晨進行呢? 1、清晨大多數人都是空腹鍛煉,這樣極易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低血糖昏迷,糖尿病病人尤應注意避免空... 2021年11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煎煮前不宜水泡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煎藥給藥法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煎藥的目的,是把藥物裡的有效成分,經過物理、化學作用(如溶解、擴散、滲透和脫吸附等),轉入到湯液裡去。正確煎煮中藥也是發揮中藥療效的重要環節。清代醫學家徐靈脂講過“煎藥之法最宜深講,藥之效與不效,全在於此”。為了使中藥的應用能夠更合理,療效更可靠,在煎煮中藥前應注意些問題。 一些人在煎煮中藥前,會用清水將中藥洗一遍,... 2021年11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9 ℃ 次 閱讀全文
喝中藥不宜加糖 中藥湯劑效果很好,但是比較苦,有人為掩蓋難以下嚥的苦味,就在湯藥裡加點糖。專家提醒,這種只顧爽口的做法不宜提倡,否則輕者降低療效,重者還會產生副作用。 在每個方劑中,組成的藥物藥味皆有“酸、苦、甘、辛、鹹”的不同,藥性也有“寒、熱、溫、涼”的差異。而糖類也具有一定的藥性及療效,糖能潤肺和中、補脾緩肝,可用來治療肺燥咳嗽、口乾舌燥、中焦虛、胃痛等病證... 2021年10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菊花茶不宜長期飲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8年年底發佈的“食物微量脂肪排行榜”中,茶類脂肪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微量脂肪,綠茶、紅茶、烏龍茶盡被歸入其中,但是為國人熟知並常喝的菊花茶卻並未被列入其中。 據介紹,菊花茶中含有的微量脂肪含量僅為0.9%,與菊花中的黃酮共同作用,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但是有研究顯示,菊花茶中的微量脂肪有可能讓人體發寒,使免疫力下降。中醫主任醫師尹志超強調,有些茶飲屬清... 2021年08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懷孕時哪些中藥不宜服用 #hzh_woman { display: none; } 懷孕期不宜服用的中藥大致可分為三類: 1絕對禁忌使用的藥物:巴豆、牽牛子、斑蝥、鉛粉、水銀、大戟、麝香、土牛膝、商陸、蜈蚣等。 2盡可能避免應用的藥物:附子、烏頭、生大黃、芒硝、甘遂、芫花、三稜、生南星、凌霄花、劉寄奴、馬鞭草、皂角刺、生五靈脂、穿山甲、射干、雄黃、硼砂等。 3避免單獨使用的藥物:當歸尾、紅花、桃仁、蒲黃、蘇木、郁金、枳實、... 2021年06月1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拔火罐不宜超過15分鐘 針灸專家稱,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 目前罐子的種類主要有竹罐、玻璃罐、橡膠罐和真空罐。竹罐因為需要用中藥液來煮,比較複雜,使用較少。玻璃罐臨床用的較多,能及時觀察到皮膚的情況。橡膠罐用在相對不是很平的地方,比如關節部位等。家庭用罐一般選擇真空罐比較合適。 醫院拔火罐一般用鑷子... 2021年05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