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防暖氣燥 冬季供暖後室內空氣乾燥,人們會出現嘴唇乾裂、咽乾聲嘶,口苦幹咳,肌膚乾燥,鼻出血等“暖氣燥”症狀。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調節暖氣,保持低流量,將室溫控制在20℃左右,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 ●花卉勤灑水,暖氣片上放盆水,讓水慢慢蒸發,或使用加濕器,保持室內空氣濕潤。 ●多飲水。研究發現,缺水阻礙新陳代謝,加速衰老,老年人比青年人排尿多,因此,老年... 2013年04月14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克服冬天裡的八個尷尬 天兒一涼,不少人都遇上了相同的煩心事———做事提不起精神、手腳冰涼、大把的掉頭髮、體重增加等等,別小看生活中的細小變化,它們都與你的身心健康有關係。 尷尬一:皮膚干癢 從秋天開始,皮膚就覺得乾燥,冬天一到,渾身就常常發癢,洗完澡癢得更厲害,忍不住去抓,可是越抓越癢,身上的皮膚都抓破了也解決不了問題。 原因:北方的冬天氣溫低且濕度小,肌膚表面的皮脂膜分泌的油分和... 2013年04月10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立春後重點在防病保健 2月4日立春,它標誌著風和日麗、萬物復甦的春天已經到來。 初春氣候變化無常,是一年中最不穩定的季節。同時,人的機體經過嚴冬的蟄伏,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均有明顯的下降,這就為各種病菌的侵入鋪墊了溫床。 古人說:“陰冷莫過倒春寒”。初春時節,晴時陽光普照、溫暖宜人;陰時則寒氣襲人,時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氣,還會使人感覺重回冬天。所以,立春之後要本著“春捂秋凍”的原則,... 2013年04月0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炎熱小暑精神養生法則 《素問·保命全行論》亦云:“天復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道教經典《太平經》也反覆論及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指出:“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壹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為此提出了“自愛自好”的養生學說,即“人欲去凶而遠害,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說明... 2013年04月0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初夏如何加強鍛煉 夏天的氣候標準是日平均氣溫穩定值超過22攝氏度。依據這個標準,我國大部分地區從5月開始就進入夏季,在盛夏酷暑的日子裡,高溫環境對人體是個嚴峻的考驗。在南亞一些國家,每年至少都有數百人死於盛夏熱浪的襲擊。但同樣是面對熱浪,為什麼有些人受到的影響較小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的熱耐受能力的不同所致。 提高耐熱能力重在耐熱鍛煉 許多實驗證實,人體的熱耐受能力... 2013年04月05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下雪市民健康要「十防」 養生之道網:瑞雪漫天飛舞,給人們帶來心情愉悅的同時,也會對健康帶來潛在的傷害。昨日,專家提醒市民雪天要“十防”。 一防跌倒。昨日下午5時,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唐漢生指著跌斷腿骨前往醫院就醫的老人說:“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對老人來說最重要。”他建議,骨質疏鬆的老人下雪天最好不要出門。 健康關鍵詞:〔骨折〕〔骨質疏鬆〕 二防中風。老人血管彈性差,氣溫急劇... 2013年04月05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小滿養生戒怒戒躁 以下向大家談談小滿養生要點。 起居養生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 2013年04月0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初春 不要讓老病根抬頭 春天是一年當中最美好的季節,但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特別是在初春時節,一些“老病根”開始抬頭了。 呼吸系統疾病 春季是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由於花、草等過敏原逐漸增多,對於哮喘,尤其是有過敏性哮喘的患者應該特別注意。 預防措施:早晚堅持用冷水洗臉,多做一些室外活動。這些耐寒鍛煉的方法,可以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防止哮喘的復發非... 2013年04月0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之道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這一時節可以開始割鹿角,蟬兒... 2013年03月2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老火靚湯 起居調養方面,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洩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至於飲食調養,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 2013年03月2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