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便秘注意日常飲食調理 改善習慣性便秘 便秘是門診中患者常常抱怨的症狀之一,臨床表現包括排便次數減少,經常3、5天或6、7天,甚至更久才能大便1次。或者雖然次數不減,但是排出量少、質太乾燥、堅硬。少數患者,雖有便意,大便並不乾硬,但就是經常排便困難、不順暢。 從大家的飲食習慣來看,現今的食物普遍太過精緻,肉類吃太多,富含纖維素的水果、蔬菜吃太少,使腸內容物對腸壁的機械性刺激不足,蠕動相對變差。再... 2017年11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流產後能不能吃阿膠棗 養生之道網:阿膠棗是市面上比較常見且性價比較高的棗了,那麼阿膠棗的功效有哪些,孕婦流產後能不能吃阿膠棗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分析孕婦流產後能不能吃阿膠棗,看看吧。 孕婦能吃阿膠棗嗎? 阿膠棗是以上好紅棗為原料,添加桂花、陳皮、阿膠等中藥成份,精煉製作而成,具有口感細膩微苦、甜而不膩、補血養顏的功效。為女性養顏美容之佳品。 1、補血止血 阿膠棗可促進造血,明顯提高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含... 2017年11月05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79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粉保健養生 常服損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時下刮起了一股中藥粉養生熱。有專家表示:中藥粉養生保健作用是有的,但是用它治病,是真的不靠譜。也是,人的身體也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而中藥粉成分不改變,長期婦嬰是損健康。 對中藥粉養生熱說“停” 如今,超市裡、菜市場中,到處都有銷售中藥粉的攤位。他們宣傳“健康、美麗、長壽”的理念,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面對琳琅滿目的中藥粉和趨之若... 2017年11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你看面色探知內臟健康 養生導讀:中醫認為,五官與身體的五臟健康息息相關,五官氣色之好壞透露出人體健康的蛛絲馬跡。因此,只要每天早晨在照鏡子時好好觀察臉上一些變化,再綜合自覺症狀等,五臟六腑的健康狀況就能大致掌握,可以讓你及時就醫。 臉色VS氣血 面部的色澤是氣血通過經絡上注於面而表現出來的,氣血的盛衰及運行情況,必定會從面色上反映出來。 臉色潮紅:心臟可能有問題 臉色常常像嬰兒一樣經常紅撲撲的人,並非... 2017年11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三陰交的準確位置圖 養生之道網導讀:三陰交的準確位置圖。三陰交是女性保健的大穴,那麼三陰交穴位在哪裡?三陰交的準確位置圖,下面一起來看看。 三陰交穴位在哪裡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常拔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顯著。 三陰交的準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內踝尖上直上3寸,約4指幅寬,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 2017年11月05日 經絡穴位 暫無評論 閱讀 96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解決冬季冷手冷腳方法 冬天裡的你,是不是覺得全身都是冷冷的,不願出門呢。以下就是針對3種不同症狀的冷,來給你驅寒,溫暖你的手腳。 不僅手腳冷,而且全身都冷 中醫支招:針對陽虛型體冷,養陽抗寒如果你不僅手腳冷,而且全身都冷,恐怕身體陽氣不足。陽氣是身體的熱源,它在體內發揮加熱和溫煦的作用,當陽氣充足時,血液會沿著大小經絡把這些熱能布散到全身各處,包括四肢的末梢——手足。 吃養陽食物 這... 2017年11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5營養蔬菜 讓新媽產後乳源不斷 養生之道網導讀:母乳餵養孩子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很大好處的,也是最有營養的,但是很多孕婦生完孩子之後乳汁不下來,流通不暢,這困擾了很多媽媽。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5大純天然的催乳美食,可有效地幫助媽媽順利通乳哦,快來看看有哪些美食吧。 5大催乳蔬菜 金針菜 金針菜又叫萱草花,另有黃花菜等別稱,是萱草上的花蕾部分。它是一種多年生宿根野生草本植物,根呈塊狀,喜歡生長在背陽潮濕的地方。營養成分... 2017年11月04日 術後飲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產後藥膳食療 教你甩掉大肚婆 養生之道網導讀:剛生育完的母親要注意了。產後會發生便秘,要通過飲食來調理才行。今天小編教大家如何甩掉大肚婆,從現年輕。 產後6種不適的食療方法 1.便秘 很多產婦都會在產後發生便秘。對於產後便秘來講,除了採取一般性的治療外,使用食療方法既可治療又可增加營養,效果不錯,可謂一舉兩得。 輔助食療方——五穀雜糧粥 原料:糙米、燕麥、黑糯米共60克,紅豆和黑豆各20克,蓮子20克。 製法... 2017年11月03日 術後飲食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產後盜汗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導讀:產後盜汗怎麼辦?孕婦剛剛生完寶寶後比其他人要容易出汗,這是正常現象。那麼產後盜汗怎麼辦?下面一起來看看有效處理產後盜汗的方法。 產後盜汗怎麼辦 產後盜汗根據引發原因的不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常見的產後盜汗的原因有兩種,一種原因是生理性盜汗,另一種是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 生理性盜汗是產婦生產完之後身體多餘水分的正常排出,往往最長持續時間不會超過一周。生理性盜汗... 2017年11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 次 閱讀全文
細數秋季平補藥膳方 冰糖蓮子羹 去心蓮子50克,加適量水燜酥,用冰糖調味,水澱粉勾芡成羹食用。有利於婦女體虛下白帶,男子腎虛遺精、滑精、陽痿、早洩以及脾虛久瀉、食慾不振、虛煩失眠之症。 銀耳粥 銀耳20克,粳米150克,冰糖20克。將銀耳用溫水發透,除去硬蒂、雜質,撕成瓣狀。粳米洗淨。將粳米、銀耳同放鍋內,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攪勻即成。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有養肺... 2017年11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