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 | 養生知識網


 



中藥給你恢復紅潤氣色

 中藥給你恢復紅潤氣色
養生導讀: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沒有該有的活力與膚色。顯得死氣沉沉地,病兮兮的狀態,著實讓人看著不舒服,讓家人擔憂。到醫院又檢查不出什麼疾病,感到非常困惑。排除病變原因,其實這種氣色不好,中藥完全可以調理的,恢復紅潤氣色需要堅持與積極配合。 祖國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於外”,氣色不好就是體內臟腑氣血失調的外在表現。 面色分為常色和病色。亞洲人的膚色是紅黃...



兩招保健氣功

 兩招保健氣功
1、男子功 兜腎囊:一隻手扶小腹,另一隻手將腎囊向上兜,可速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後換手,也做六十至九十次。 抓拿睪丸:一隻手扶小腹,另一隻手抓拿睪丸,一抓一放,可連續做六十至九十次,然後換手,也做六十至九十次。 擠睪丸:用一隻手或兩隻手同時擠捏睪丸,次數不限。 拉睪丸:用一隻手或兩隻手同時拉睪丸,一拉一放,可連續做三十次。 捏陰莖:用兩隻手同時進行,次數不限。 拉陰莖:一隻手扶小腹,...



緩解工作疲勞 白領必知13招

 緩解工作疲勞 白領必知13招
養生之道網導讀:忙碌了一天的白領們下班回家總是會覺得疲勞,渾身酸痛。那麼,白領要如何緩解疲勞改變身體酸痛的現象呢?下面就來和小編一起盤點白領養生之道,揭秘白領消除疲勞秘笈。 白領必備 緩解工作疲勞13招 一、洗澡 洗澡可消除體表代謝的排泄物,使毛細血管擴張,有效消除疲勞。但要注意回到住處或活動後,要稍事休息,待心律恢復到平時正常的狀態後再入浴。水的溫度以40度左右最好,一般洗15-20分...



四月養生經:補腎調陰陽防疾病

 四月養生經:補腎調陰陽防疾病
四月天氣轉暖,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開滿枝頭,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這時候花粉過敏的人們日子就比較難過了,應該加以預防。   氣候特點: 四月是春季最後的階段,從二十四節氣來說,包含有清明和谷雨兩個節氣。 清明在節氣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義。自古以來,這一天便是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清明又稱“踏青節”,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谷雨是春季最後的一個...



10種奇葩的人體中藥材

 10種奇葩的人體中藥材
養生之道網導讀:10種奇葩的人體中藥材。市面上的中藥材種類繁多,來源廣泛。下面介紹10種奇葩的人體中藥材,一起來看看吧。 10種奇葩的人體中藥材​ 取自人體的某些組織或排泄物可以被製成藥物用來治療疾病,這種方法在我國沿用已久。明代醫聖李時珍的名著《本草綱目》中,就記載有人發、人乳、人指甲、胎盤、人中黃、人尿等人體藥材。這些人體藥材有的可以直接入藥,有的還需要加工炮製。隨著醫藥技...



女性夏季手腳冰涼怎樣調理

 女性夏季手腳冰涼怎樣調理
養生導讀:手腳冰涼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一般在冬天的時候比較常見,但是女性在夏季經常性手腳冰涼就要注意了,這對女性的健康危害非常大。那麼,女性夏季手腳冰涼怎樣調理呢?今天,小編為您詳細介紹下。 女性手腳冰涼有哪些危害? 手腳冰涼會導致女性月經少、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由於體虛,更容易引起手腳冰涼。如果不及時加以預防,會導致精神不佳、身...



血脂高的食療方法

 血脂高的食療方法
血脂高大多意味著血黏度增高,是心腦血管的危險誘因,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塞、腦血栓和腦動脈硬化等症。注意科學飲食,少食高脂肪和高糖食 物,已被證實是降血脂的有效措施。因此,對於血脂偏高但未出現併發症的患者,可以通過堅持食用以下的保健湯食,達到降低血脂、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的目的。 海帶湯   此湯菜肉爛脫骨,海帶滑爛。整菜味美,湯鮮。作為海藻類食物,海帶中含有豐富...



艾草外敷 治療婦科病

 艾草外敷 治療婦科病
治療痛經 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各50克,細辛10克,樟腦適量。用法:先將當歸、吳茱萸、肉桂、細辛水煎2次,煎液濃縮為糊狀,混入溶於95%酒精適量的乳香、沒藥液,烘乾後研細末,加樟腦適量備用。於月經前3天取藥粉5克,用黃酒調成稀糊狀,外敷肚臍上,再用膠布固定,藥干則調換1次,月經後3天取下。每月1次,連續使用,直至痊癒為止。 治療月經不調 失笑散20克,當歸、赤芍、木香、白芍各15克,...



21個中老年陽痿泡酒藥方

 21個中老年陽痿泡酒藥方
養生之道網:陽痿是男人難以啟齒的隱私,需要自我治療,那麼中老年治陽痿早洩泡酒的藥方,你知道幾個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了21個中老年治陽痿早洩泡酒的藥方,供參考。 1、海狗腎,黑驢腎,梅花鹿腎各一具,大海馬,蛤蚧(去頭足)各一對,熟地黃,胡桃肉40g,血鹿茸,白曬參,制附片,懷山藥,桑螵蛸,山庾肉,枸杞子,巴戟天,淫羊藿,菟絲子各20g,母丁香,肉桂,紫梢花,韭菜籽,覆盆子,破故紙...



常用的十種補益藥

 常用的十種補益藥
養生導讀;補益藥是指以補益人體物質虧損、增強人體活動機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虛弱證候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又稱補虛藥、補養藥。中藥中的補益藥有很多,下面為您介紹十種常用的補益藥。 1、黃芪 本品原名“黃耆”,李時珍解釋為:“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養之長,故名。今俗作黃芪。”其性甘而微溫,歸脾肺經,功能補益脾肺之氣,且尤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之要藥。適用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