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 | 養生知識網


 



三級預防 斬斷食管癌的魔爪

 三級預防 斬斷食管癌的魔爪
食管癌有七個易患因素 1.地域因素。歐美和大洋洲諸國的食管癌發病率在2~5/10萬,前蘇聯的中亞地區高達100/10萬以上。亞洲諸國的發病率為1.2~32/10萬,但伊朗的黑海沿岸地區則高達100/10萬能以上。目前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主要高發區分佈在太行山區、秦嶺和大別山區。 2.年齡因素。食管癌的發病年齡以60~64歲組為最高,其次為65~69歲組,以後逐漸降低。35歲以下人群的...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養生小常識
春季容易染上各種疾病,所以細緻的做好身體的養護是很重要的。春季如何養生防病呢?小編今天就來教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春季養生。 1、起居調養:在春天的到來之時,人體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反覺睏倦,然而睡懶覺不利於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夜臥早起,經常到室外、林蔭小...



當心洗蝦粉致結石

 當心洗蝦粉致結石
媒體不斷報道餐館裡出售的鮮亮誘人的小龍蝦,極有可能是用一種含有害物質的洗蝦粉加工出來的。通過實地取證,證實洗蝦粉竟然是純度極高的化學品草酸。那麼,它對人體會產生什麼危害?請看專家為您介紹——   去年以來,人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嬰幼兒因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奶製品而患上了泌尿系統結石,只是依然記得各醫院裡曾經排起長隊,那是等待進行B超檢查的孩子和家長們。 事隔不久,餐...



立秋潮暑天祛暑食譜

 立秋潮暑天祛暑食譜
祛濕粥 1.薏米粥。薏米與大米的比例為1:2,粥的稀稠度隨意。 2.山藥粥。山藥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3.馬齒莧粥。馬齒莧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提示:薏米、山藥、馬齒莧等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有濕疹、小水皰或皮膚病的人,可以每天喝以上的粥。 祛濕蔬菜及水果: 苦瓜、冬瓜、絲瓜、梨、柚子。 提示:這三種瓜都有祛濕作用,尤其冬瓜具有清熱利...



專家:冬季養生「四不能」

 專家:冬季養生「四不能」
皮膚癢了不能撓 冬天因乾燥感到渾身發癢時,切不可用手抓搔,否則易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飲水,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強的食物,少飲烈性酒,勤洗澡,勤換內衣。 手腳受凍不能烤 手腳受凍,烤烤火加加溫好像是應該的,但不可取。冬天手腳長期暴露在外,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此時如果馬上用火烘烤會使血管麻痺,失去收縮力,出現動脈淤血、毛細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



這樣吃 女人抗衰老的金科玉律

 這樣吃 女人抗衰老的金科玉律
讓嘴巴鍾情蔬菜和魚類 每天盡可能多吃不同種類的蔬菜,原因不說你也該知道。另外,喜歡海鮮的人注意了,不要認為什麼海鮮都好,我們需要的其實只是魚肉中含有的豐富?脂肪酸,它能夠防止在心臟病中猝死,減緩抑鬱症、老年癡呆、骨質增生以及視力減退。脂肪酸在鮭魚、沙丁魚、鱒魚中含量豐富。好的脂肪酸在一些堅果裡如胡桃,還有玉米油蓖麻油以及橄欖油中也很豐富。少吃煎炸類食品、人造黃油及其他不健康脂...



立秋:暑氣難消「秋老虎」發威當心中暑

 立秋:暑氣難消「秋老虎」發威當心中暑
7日,將迎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天文和氣象專家表示,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但今年的高溫天氣還沒有結束,公眾要當心“秋老虎”的餘威,注意防暑。 .hzh {display: none; }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即為立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rdqu...



中秋月餅怎麼吃才健康

 中秋月餅怎麼吃才健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中秋節即將來到,各種各樣的月餅紛紛上市,中秋節吃月餅是少不了的習俗,專家提醒大家,月餅是高油、高糖份的食物,對於糖尿病人、高血壓、高血脂、肥胖的民眾要小心為妙。那麼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注意事項呢,怎樣過一個快樂、健康的中秋呢,專家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早飯:早飯吃月餅,是最為常見的,也最能接受的方式。但早晨人們需要糖、蛋白質...



老犯困多曬太陽 愛出汗吃點小米

 老犯困多曬太陽 愛出汗吃點小米
       大地邁入了夏季的門檻。立夏後,萬物繁茂,氣溫逐漸升高,此時的養生方法要尤為注意。 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胡素敏告訴《生命時報》記者,立夏後,人們的生理狀態也會發生一定的改變。 中醫認為“夏氣與心氣相通”,“汗為心液”,立夏養生要早睡早起,注意養陽,方能與萬物生長之勢相應。因此,要避免大汗淋漓,“過汗”傷陽...



亞健康九種狀態 食物逐個擊破

 亞健康九種狀態 食物逐個擊破
如今加班似乎成了工作常態。在連續的工作壓力下,“亞健康”、“過勞死”更成了人們熟悉的字眼。上海社會科學院公佈一項調查顯示,40%的員工對工作出現倦怠,主要原因就是長期高強度的工作。醫學統計表明,白領一族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高危人群”,加班族更為嚴重。長時間加班會使人生理上出現血壓升高、腸胃不適、失眠多夢等症狀。由於超負荷工作和突擊性任務,飲食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