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 養生知識網

 



九大穴位祛濕健脾保安康

 九大穴位祛濕健脾保安康
長夏不保健,秋必宣洩 過了長夏,就算是秋了。秋主肺,肺與脾相反,它喜潤惡燥。秋天風乾物燥,秋燥之氣最容易傷肺,容易產生呼吸系統疾病,故應該慎防秋燥。秋天養生就要多吃點梨,吃點滋潤的東西。養肺要先增強脾胃功能,五行中肺屬金,脾胃屬土,土生金也。中醫裡有個重要養生原則“虛則補其母”,所以要解決肺部的問題就先補好它的“母親”——脾胃。 秋季的...



十個穴位克服十種常發急症

 十個穴位克服十種常發急症
 頭痛 頭痛發作時,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1寸凹陷處),壓至有脹痛感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1分鐘,頭痛便可減輕。 胃痛 胃痛時,用雙手拇指按揉雙腿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1橫指處),待有酸麻脹感後堅持3~5分鐘,胃痛便可明顯減輕。 膽絞痛 膽囊炎、膽結石發作時,右上腹可發生劇烈絞痛。這時可用大拇指持續按摩右小腿的陽陵泉穴(...



緩解夏季疲勞常按三個穴位

 緩解夏季疲勞常按三個穴位
長期坐辦公室的白領們經常感到疲憊不堪、眼睛乾澀、肩頸疼痛久坐導致大腿和臀部疼痛時有發生,尤其是在夏天,疲勞感更是時時纏繞,總想瞌睡或者好好休息一下,因此緩解疲勞也是辦公室一族迫切想要尋找的方法,到底如何才能幫助我們緩解夏季疲勞感呢? 中醫認為,可以通過自行按摩百會穴、太陽穴、風池穴等方法進行“自醒”. 太陽穴 位於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凹陷處,按摩此穴不僅能提神...



常按九大穴位 臉上不長色斑

 常按九大穴位 臉上不長色斑
 九大穴位定位 氣海穴:第3腰椎棘突下,旁開5厘米。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5厘米處。 足三里穴:外膝眼下10厘米,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脾俞穴: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指寬處。 三陰交穴: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10厘米,脛骨內側緣後方。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陽陵泉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地機穴:陰陵泉穴下10厘米。 膻中穴:胸前第四肋...



穴位減肥,養生減肥兩不誤

 穴位減肥,養生減肥兩不誤
養生之道網導讀:小編我認為追求完美身材,是每個人嚮往的。現在市面上減肥的方法很多,如減肥茶、減肥藥、健身房鍛煉等,有些可能會有副作用,另外成…… 小編我認為追求完美身材,是每個人嚮往的。現在市面上減肥的方法很多,如減肥茶、減肥藥、健身房鍛煉等,有些可能會有副作用,另外成本也有點高。那麼,怎樣的減肥方法好,成本低又無副作用呢。現在很多專家指出,不妨進行穴位按摩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不...



十大特效穴位治療腰痛

 十大特效穴位治療腰痛
腰部扭傷的應急處理:運動或出體力時腰部扭傷(身體只能彎著不能直起來,一直起來,背後腰部和屁股中的部位就會疼),按摩什麼穴位可以緩解或治療?   急性腰扭傷可選擇委中(委中穴位於膝蓋裡側中央。委中穴的主治病徵為:坐骨神經痛、小腿疲勞、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勞、臀部疼痛、膝蓋疼痛。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申脈(申脈穴位於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



上班族按摩穴位緩解眼睛疲勞

 上班族按摩穴位緩解眼睛疲勞
       養生導讀:上班一族整天對著電腦會出現眼睛疲勞的症狀。眼疲勞是一種眼科常見病,它所引起的眼干、眼澀、眼酸脹,視物模糊甚至視力下降直接影響著人的工作與生活。眼疲勞主要是由於人們平時全神貫注看電腦屏幕時,眼睛眨眼次數減少,造成眼淚分泌相應減少,同時閃爍熒屏強烈刺激眼睛而引起的。它會導致人的頸、肩等相應部位出現疼痛,還會引發和加重各種眼病。     &...



針灸減肥常用穴位是哪些?有危險嗎?

 針灸減肥常用穴位是哪些?有危險嗎?
養生之道網導讀:對於女人來說身材代表著什麼可想而知,所以減肥方法無所不用,當得知針灸減肥方法快速有效就毫無顧忌的應用起來,那麼針灸減肥常用穴…… 對於女人來說身材代表著什麼可想而知,所以減肥方法無所不用,當得知針灸減肥方法快速有效就毫無顧忌的應用起來,那麼針灸減肥常用穴位是哪些?有危險嗎?一起往下深入瞭解吧。 針灸減肥能夠抑制肥胖患者亢進的食慾,減少進食量,同時抑制患者亢進的胃...



瑜伽穴位按摩美白方法

 瑜伽穴位按摩美白方法
瑜伽體位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身體動作,以刺激某些穴位的血液運行,達到健身養生的目標,本次推薦的穴位美白法是最基礎、簡單的穴位按摩方法。 你可以在每次瑜伽練習後,把它當做放鬆運動來做,也可以在早晚沐浴後邊看電視邊做按摩,時間越長效果越佳。 水嫩白皙指壓法 1、用手掌或海綿沿小腿外側打圈,左右腳重複交替做,用力一點效果更好。 2、在距離腳踝內側7厘米位置,用大拇指按壓5秒。以上動作各重...



針灸治痛風 穴位這樣選

 針灸治痛風 穴位這樣選
痛風的急性發作(也稱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沒有預兆,劇痛常在夜間突然發生,且疼痛部位集中,程度劇烈。同時受累的關節表現為發紅、發熱和腫脹,局部皮膚發亮,觸痛明顯。中醫辨證為濕熱內蘊,脈絡瘀阻。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濕,通經活絡。治療方法首選受累關節刺血。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後,以采血針將患部鮮紅或暗紅的瘀絡刺破,瘀血順勢而出,其顏色由暗紅轉為鮮紅後即可加壓止血。所選瘀絡不必拘泥於一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