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頸椎病的特效穴位 現代人的腦力勞動也是很消耗人的;人們以為近視僅僅是由於眼睛離書本或電腦屏幕太近所致。其實不然,當長期保持同一姿勢伏案工作或學習的時候,上體前傾,頸椎緊張了,首先壓抑了督脈,督脈總督一身的陽氣,壓抑了督脈也就是壓抑了全身的陽氣,於是,久而久之,整個脊柱就彎了,人的精神也沒了。人體的精神,不是被腦力勞動所消耗掉的,而是被錯誤的姿勢消耗掉的。眼睛也需要靠陽氣來溫煦,僅僅... 2019年05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三大「職業病」穴位療法 一、咽炎 主要穴位: 天突穴,位於兩鎖骨之間的凹陷處。 合谷穴,即我們俗稱的虎口穴。 三陰交穴,足內踝直上四橫指處(自己的手,除拇指外,余四指併攏的橫徑距離)。 操作方法: 1.合喉法。坐或躺著,自己或請家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喉結的左右兩側,固定住喉結,上下快速抖動。 注意不要捏得太緊,且抖動力量不宜過重,以免造成嗆咳,甚至窒息。 2.右手中指指端點揉天突... 2019年04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 養生之道網導讀: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手太陰肺經是十二經脈之一,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絡於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屬於肺臟。手太陰肺經圖高清版人體穴位圖,下面一起來看看。 手太陰肺經,起自中焦(腹部),向下聯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的上口貫穿膈肌,入屬肺臟,從肺系(氣管、喉嚨)橫行出胸壁外上方,走向腋下,沿上臂前外側,至肘中後再沿前臂橈側下行至寸口(橈動脈搏動處)... 2019年04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44 ℃ 次 閱讀全文
後溪穴:按摩後溪穴位緩解頸腰痛 後溪穴是人手掌上一個重要穴位之一,經常按摩後溪穴位可以通督脈、瀉心火、壯陽氣,並且可以有效緩解頸腰痛,防治頸腰椎病。下面,養生之道網小編教你怎麼尋找後溪穴位以及介紹一些按摩後溪穴的方法。 後溪穴位於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具體在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 2019年04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三個穴位對抗夏困 人們常說“春困秋乏,夏打盹”,炎熱的夏季,讓很多上班族與學生倍感苦惱,因為睏倦與疲勞的感覺給工作和學習帶來不少影響。大家可以通過按壓百會穴、太陽穴、風池穴等方法進行“自醒”。 穴位按摩解決夏困 百會穴位於頭頂正中的最高點,是手足三陽經及督脈陽氣交會之處,按摩這裡可以提神醒腦、升舉陽氣。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穴位,緩緩用力,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 2019年04月2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常按腋窩這些穴位 活血化瘀按住青春 養生之道網導讀:我們餓腋窩也有好多穴位,經常按摩腋窩穴位,可起到活血抗衰老功效,下面小編教大家按摩方法,一起到下文學學吧。 常按腋窩這些穴位 活血化瘀按住青春 如何抗衰老?怎麼樣活血?別以為腋窩的作用不大,中醫就認為人體無處不養生。腋窩下的一個極泉穴位,常常按捏,可達到活血延緩衰老的作用。 中醫上認為,常自我按捏腋窩,可起到舒筋活血、延緩衰老的作用。作為“人體三大保健特區&rdq... 2019年04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7 ℃ 次 閱讀全文
你可知按哪三個穴位減肥最快 養生之道網導讀:對於想減肥的人,必須要找準減肥的方法,否則會起到反作用。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中醫減肥,中醫減肥副作用少,減肥徹底,不反彈。…… 對於想減肥的人,必須要找準減肥的方法,否則會起到反作用。減肥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中醫減肥,中醫減肥副作用少,減肥徹底,不反彈。而在中醫減肥當中,穴位減肥是大家首選的減肥方法,那你可知按哪三個穴位減肥最快? 辰時(清晨7點?9點):三寶瘦全身 辰... 2019年04月08日 減肥瘦身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緩解「夏打盹」按摩三個穴位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季疲乏讓很多坐在辦公室裡的人痛苦不堪。中醫認為,“夏打盹”主要與暑濕有關,長夏期間濕氣比較重,脾又主濕,而脾濕最大的特點就是會讓人體感覺困乏。可以通過自行推拿按摩百會穴、太陽穴、風池穴等方法進行“自醒”。具體方法如下: 太陽穴 位置與功能:位於眉梢與眼外角連線中點,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按摩此處不僅提神還可緩解頭痛。 做... 2019年03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緩解失眠症狀按壓三個穴位 不少失眠者,動不動就會吃安眠藥,時間長了甚至會上癮,還會產生耐藥性。其實,祖國醫學的推拿、導引等方法,對失眠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輕度睡眠障礙,只需一些按摩小方法,就能夠調節和放鬆機體,改善睡眠質量。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失眠的原因主要為臟腑機能紊亂,尤其是心的溫陽功能與腎的滋陰功能不能協調、氣血虧虛、陰陽失調等。所以,我們應該著重運用交通心腎、調節氣血的手法。按照經絡歸屬,可... 2019年03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給你推薦最常用的保健穴位 有很多方法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如用大拇指或食指的指尖點按穴位,稱為“指針法”。當然,您得保持指甲不宜過長,甲緣光滑。或者將食、中指屈曲,用突出的指間關節作點穴工具。為了加強刺激,在點按時可以小幅度的上下震顫用力,如果有酸、麻、沉、脹的感覺,那就對了。還有一種刺激穴位的方法——灸法。買幾根艾條(醫藥器材店有賣),點燃後將火頭置於穴位上方,距離以達到溫熱... 2019年02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