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專家推薦6款秋季養生茶療 雲南省健康教育專家建議,在秋季採用茶療養生,簡單方便,還能較好的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大家可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姜蘇茶 此茶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噁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腸胃不適型感冒。具體做法是選取生薑、蘇葉各3克,將生薑切成細絲,蘇葉洗乾淨,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天喝2次,上下午各溫服1次。 蘿蔔茶 此茶能清肺熱、化痰濕,加少許食鹽既可調味,又可... 2013年12月2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心靜自然涼 養生之道網導讀:夏至到,天氣炎熱,讓人煩躁不安,此時養生注重“心靜自然涼”。炎夏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於氣機的通洩。與此相反,舉凡懈怠厭倦,惱怒憂鬱,則有礙氣機通跳,皆非所宜。嵇康《養生論》對炎炎夏季有其獨到之見,認為夏季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 2013年12月2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養生 當歸羊肉湯調經養血 冬季是服用膏方最佳季節 膏方又叫膏劑,屬於中醫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有內服、外用之別。冬天為封藏的季節,滋補為主的膏方易被機體吸收,所以冬季是服用滋補膏方的最佳季節,尤其是冬至前後是最關鍵的調補時機。 近年來,隨著膏方“北上南下”,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接受膏方進補的理念。特別是北京等北方城市近年興起了冬季服用膏方,現在網絡上也流傳有很多自製膏方,... 2013年12月26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全科醫生」嚼蘋果核等於吃毒藥 導讀:蘋果富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保健功效不勝枚舉,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但澳大利亞“完美健康”網站近日刊文提醒,吃蘋果別啃得太狠,因為果核含有氫氰酸,不利健康。 眾所周知,蘋果富含維C、維E、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它們都是天然抗氧化劑,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有效。蘋果的含鈣量比一般水果豐富得多,可幫助代謝掉多餘鹽分,有助減肥。 但是蘋果核中含有氫氰酸卻少有人知。澳大利... 2013年12月25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8種食物為你排毒 1.宿便:排便困難,有時甚至一連3天以上不排便。長此以往會導致腹痛,並增加患腸癌的風險;還會讓皮膚變粗糙。 排毒食物:膳食纖維多的食物,如雜糧、豆類、紅薯、蔬菜、水果等。每日正常排便,可預防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膽結石、痔瘡、大腸癌等。 2.“壞膽固醇”:在體內長期積累,容易導致動脈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 排毒食物:增加芝麻、黃豆、菌類、海帶、紫菜... 2013年12月25日 護肝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餐桌上的六大防病「搭檔」 防中風———菠菜+胡蘿蔔 研究發現,每天進食一定的菠菜和胡蘿蔔,可明顯降低患中風的危險。 防心臟病———蘋果+洋蔥+茶葉 蘋果、洋蔥、茶葉可保護心臟,能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劑。飲食中的黃酮類物質主要來源於蘋果、洋蔥和茶葉。 防胃癌———葉酸+硒酵母 葉酸和硒酵母均具有防胃癌的作用。綠葉蔬菜、菌類、... 2013年12月2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治「黑」用食療 肌膚更完美 最誘人視覺的是女人完美健康的肌膚本色。但是,有些人身體膚色不一致,或頸部黑糙而臂膀光潤,或面部黑黃而胸部白嫩,或腰腹黑厚而腿部玉潔等等,若要恢復完美健康的肌膚本色,飲食方面應予以調理。 面部厚黑的食療 健康狀況、飲食營養、生活方式與洗臉化妝都會影響皮膚的俊美。常在陽光下曝曬,皮膚會變黑;若濫用面膜化妝品,臉皮會增厚。祖國醫學認為:面色發黑多為腎虛精血不足所致,可內... 2013年12月25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初秋 飲食養生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一年之內,秋不食姜” 過去有句老話:“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那麼,秋天和夜晚真的不宜吃姜嗎?營養專家表示,秋季並非絕對一點也不能吃姜,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 根據中醫理論,生薑辛溫無毒,歸五臟,益脾胃,除風邪寒熱,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去痰下氣,散煩悶等等。現代醫學認為,生薑含揮... 2013年12月2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溫補食物排行榜 養生之道網導讀:今天是白露,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5個節氣,歷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顧名思義,白露是氣溫漸涼,夜來草木上可見到白色露水的意思。 白露這個節氣正是天氣轉涼的象徵,也是金色秋季收穫的季節。這時炎夏已逝,暑氣漸消,天高氣爽,雲淡風輕。儘管天氣逐漸涼下來,但養生之道網養生專家提醒,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 2013年12月25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6 ℃ 次 閱讀全文
飲食不當延遲用餐或引起頭痛 幾乎每個人都有頭痛的經歷。嚴格來說,頭痛應該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頭痛的原因非常多,感冒發熱、五官疾病、血壓異常、視力障礙、中毒、中暑、感染、外傷、神經衰弱、疲勞等,都可能引起頭痛。 飲食不當也是造成頭痛的一種常見因素。一些食物因為可以引起大腦微細血管的擴張或收縮而導致劇烈的頭痛。牛奶、奶酪、咖啡、巧克力是最早被發現可能導致 頭痛的幾種食物。除此之外... 2013年12月24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