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 重點養肺 《黃帝內經》中說:“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 意思是說:四季的陰陽變化,是萬物的根本。懂得養生的聖人在春夏兩季攝養陽氣,在秋冬兩季保養陰精養生之道,聖人遵行它,愚蠢的人違背它-- 立秋由於盛夏餘熱未消,秋陽肆虐,故素有“秋老虎”之稱。立秋雖過,白天仍然很熱。 其實,通常所說的&ld... 2013年09月14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潮暑天祛暑食譜 祛濕粥 1.薏米粥。薏米與大米的比例為1:2,粥的稀稠度隨意。 2.山藥粥。山藥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3.馬齒莧粥。馬齒莧與大米的比例為1:3,粥的稀稠度隨意。 提示:薏米、山藥、馬齒莧等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有濕疹、小水皰或皮膚病的人,可以每天喝以上的粥。 祛濕蔬菜及水果: 苦瓜、冬瓜、絲瓜、梨、柚子。 提示:這三種瓜都有祛濕作用,尤其冬瓜具有清熱利... 2013年09月1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之後保健與養生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基礎,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同時健康也來自我們每一天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些保健養生知識、健康小竅門,助您更好、更科學地調理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快樂地度過每一天! 立秋後,很多地區仍然處於炎熱之中,盛夏餘熱未消,因此素有“秋老虎”之稱。這種炎熱的天氣,往往要延續到九月中下旬,天氣才會真正... 2013年05月1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節氣的保健養生寶典 立秋後,很多地區仍然處於炎熱之中,盛夏餘熱未消,因此素有“秋老虎”之稱。這種炎熱的天氣,往往要延續到九月中下旬,天氣才會真正涼快起來。 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往往白天很熱,而夜晚比較涼爽,早晚溫差變大。自然萬物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變為陰盛的轉折點,人體陰陽代謝自然也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 2013年05月0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0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養生禁忌 在我國封建社會時期,還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們都親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設壇迎秋。此時也是軍士們開始勤操戰技,準備作戰的季節。由此可見立秋日為何種天氣是如此的重要。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記載:“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在秋季養生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 2013年01月03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3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食譜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黃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許。 [做法] 生地黃(鮮品洗淨細切後,用適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約30分鐘後,潷出藥汁,再復箭煮一次,兩次藥液合併後濃縮至100毫升,備用。將大米洗淨煮成白粥,趁熱加入生地汁,攪勻食用時加入適量白糖調味即可。 [功效] 滋陰益胃,涼血生津。本方還可做肺結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黃精煨肘: [配方] 黃... 2012年11月24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