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 | 養生知識網


 



肩周炎的拔罐療法

 肩周炎的拔罐療法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周圍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關節囊、韌帶等)的一種退行性炎性疾病。本病多發於50歲左右的中年人,故又稱“五十肩”。早期以肩部疼痛為主,夜間加重,並伴有涼、僵硬的感覺;後期病變組織會有粘連,且並發功能障礙。一般分為風寒阻絡和氣血瘀滯2型。     一、風寒阻絡     (一)症狀     肩部...



中醫拔罐有何特殊療效和特點?

 中醫拔罐有何特殊療效和特點?
 拔罐療法對神經系統的良性刺激,通過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至大腦皮質;加強了大腦皮質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和管制功能,促使病灶部位組織代謝作用增強,促進機體恢復,使疾病痊癒。看看中醫拔罐有何特殊療效和特點?   (一)功能 1.調節平衡 拔罐療法對神經系統的良性刺激,通過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至大腦皮質;對皮膚的良性刺激可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刺絡拔罐法

 常用罐法及其特點–刺絡拔罐法
刺絡拔罐法是指刺絡放血與拔罐配合應用的一種拔罐方法。是指用三稜針,皮膚針(梅花針、七星針等)刺激病變局部或小血管,使其潮紅、滲血或出血,然後加以拔罐的一種方法。此法在臨床治療中較常用,而且適用證廣,見效快,療效好,具有開竅洩熱、活血祛瘀、清熱止痛、疏經通絡等功能。凡屬實證、熱證者,如中風、昏迷、中暑、高熱、頭痛、咽喉痛、目赤腫痛、麥粒腫、急性腰扭傷、癰腫、丹毒等,皆可用此法治...



適合中老年人的拔罐保健法

 適合中老年人的拔罐保健法
       養生導讀:人到了中老年,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中老年疾病。例如:高血壓,三脂高,糖尿病等老年慢性疾病。這一些疾病一般很難醫治,只能通過改變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來改善疾病的加重。今天,小編教給各位中老年人簡單的拔罐方法進行身體保健。        健康的中老年人共同的生理特徵是:形體健壯、雙目有神、聲音洪亮、牙齒緊固、肢體靈活、身軀挺直、鬚...



胃炎的拔罐療法

 胃炎的拔罐療法
 選穴:中脘(臍上4寸)、梁門(中脘旁開2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脊外1橫指)、三陰交(內踝上3寸,脛骨內側面後緣)。 取刺絡留罐法,先用三稜針在中脘,梁門穴進行點刺,然後用貼棉法,即用約1厘米見方的棉花,浸沾少量酒精,在罐內壁中段繞一圈後(但棉球浸沾酒精不宜太多,以免流至罐口引火燃燒,燒傷皮膚),將罐吸拔在點刺的穴位上,留罐10分鐘。再在病人足三里、三陰交穴位吸拔單純...



中醫拔罐是治病良藥還是安全隱患

 中醫拔罐是治病良藥還是安全隱患
 近日台灣歌手齊秦在北京家中接受拔罐保健治療,由於保健師不慎將酒精灑在齊秦身上引起大火,導致導致背部、面部、軀幹嚴重燒傷。經過診斷,定為深二度燒傷。由來已久的中醫拔罐也會出現如此危險的事情?拔罐到底是治病方法還是危險行為?為此,我們程採訪了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董峰,為您詳細解答關於拔罐的種種問題。 問題一、您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酒精遺撒失誤?是不是拔罐本...



糖尿病的拔罐療法

 糖尿病的拔罐療法
    糖尿病是一種機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糖、脂肪及蛋白質代謝功能紊亂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早期可無症狀,發展至症狀期主要表現為多尿、多飲、多食(三多)及體重減輕(一少)等,尿糖、血糖增高。傳統醫學認為本病又稱“消渴”,可以分為上消(肺消)、中消(胃消)和下消(腎消),嚴重時可出現神經衰弱、繼發性急性感染、肺結核、高血壓、腎及視網膜微血管病變,最後出現酮...



拔罐後皮膚顏色如何鑒別

 拔罐後皮膚顏色如何鑒別
養生之道網導讀:拔罐後皮膚顏色如何鑒別?拔罐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功效作用。由於中醫講究體質的辨證論治,拔罐後觀察皮膚的顏色、氣味等,可以瞭解此時身體的狀況以及自身體質。拔罐後皮膚顏色如何鑒別,下面一起來看看。 自古以來,拔火罐都是以防病治病、強壯身體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也是針灸治療中的一種重要療法。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



留針拔罐

 留針拔罐
    簡稱針罐。即在針刺留針時,將罐拔在以針為中心的部位上,約5-10分鐘,待皮膚紅潤、充血或瘀血時,將罐輕輕起下,然後將針起出。此法能起到針罐配合,加強針刺效果的作用。 標籤:【拔罐】、【留針】



治療頸椎病「非常之道」——刮痧

 治療頸椎病「非常之道」——刮痧
刮痧拔罐提示:頸椎病也稱為頸椎骨性關節病、頸椎綜合症,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頸椎骨質增生,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脊髓、神經根、血管及交感神經,並由此產生頸、肩、上肢一系列臨床表現的疾病。中老年人常見而多發。 由於人類脊柱中,頸椎體積最小,強度最差,活動度大,活動頻率高,單位面積承重大;因此由於年齡的增長及各種急慢性勞損的累積效應,逐漸導致頸椎間盤髓核脫水、退變,纖維環膨出、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