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體身上「十要穴」 三里內關穴,胸腹中妙訣。 曲池與合谷,頭面病可徹。 腰背痛相連,殷門崑崙穴。 頭項若有病,後溪並風池。 膝前兼胸脅,環跳與陽陵。 三百六十穴,不外十要穴。 1、“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一橫指處,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陽明胃經上一個重要穴位。針灸5分~2寸。 按摩方法:1脫去外衣留內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兩腿屈膝,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壓在兩腿足三里上,余四指... 2019年12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 ℃ 次 閱讀全文
人體養生保健的五個重要部位 養生之道網導讀: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時,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扶助正氣,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 2019年12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哪些藥物可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通過藥物對部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進行主動或被動免疫,從而使之獲得一定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是醫學發展的新方向和新途徑。近年來,生物制劑領域的研究及臨床實踐提示:干擾素、胸腺肽、轉移因子和核酪等藥物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中藥黃芪、鴨跖草、玉屏風散等亦有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及流感的作用。同時,黃芪加干擾素預防感冒的效果優於單獨使用低濃度干擾素的效果。 標籤:【人體】、【抵抗力】、... 2019年11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十個破壞人體免疫力的「罪犯」 近日,美國一本雜誌總結出了10個破壞免疫力的“罪犯”,這10個“罪犯”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你必須及時察覺並給予了相應對策來制止這班 “罪犯”。 1.缺少友情 研究表明,社交生活越少,大腦裡會有越多焦慮引起的化學物質,我們就越可能生病。一個對276個18到55歲的成人研究表明,有6個以上朋友的人比更少朋友的人抗擊感冒的能力強4倍。 對策:如果太忙不能打電... 2019年09月1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養生長壽常按八大穴位 養生導讀:穴位按摩是一種很好的保健方法。既省錢又方便,是居家養生的好選擇。今天,小編介紹8個養生穴位,讓大家在家裡學會養生。 足三里 一、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 “長壽穴”。有關足三里的經絡理論已被大量現代研究所證實,... 2019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看手指能辨人體寒熱 養生之道網導讀:古人說:望而知之,謂之上工。即是說高明的醫生應該從人體形態外在的變化上,來推察病情。通過觀察手指的"月亮痕"狀況,便可以判斷人體體質寒熱的變化。 月亮痕是指手指甲根部白色的圓弧形。健康人一般除小指外均有,而且拇指月亮痕高度為3毫米,其餘三指月亮痕高度為2毫米。體內大寒性質時,十指均無月亮 痕,而且指甲下灰暗,手指發涼,並且怕冷畏風。體質寒性時則兩個拇指有此痕;偏寒... 2019年07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人體是怎樣維持體溫穩定的? 位於人體下丘腦中的體溫中樞擔負著調節人體產生的熱量與散發的熱量保持平衡的任務。當熱平衡時,人體體溫保持穩定。若產熱多於散熱,則體溫升高;若散熱超過產熱,則體溫降低。產熱過程包括:運動或勞動時,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加;當環境溫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時,肌肉收縮發抖,產熱增加;肝臟等內臟器官代謝加強時,產熱亦增加。散熱過程包括:對流、傳導、輻射和蒸發四種方式。因皮膚表面面積大,故主要通... 2019年03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人體有二個長壽穴 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長壽穴”:一個是“湧泉穴”,另一個是“足三里穴”。 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腎是主管生長發育和生殖的重要臟器,腎精充足就能發育正常,耳聰目明,頭腦清醒,思維敏捷,頭髮烏亮,性功能強盛。反之,若腎腎虛精少,則記憶減退,腰膝酸軟,行走艱難... 2019年01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散打人體要害打法 1、用橫削掌砍擊太陽穴,輕則頭暈目眩兩眼發黑,重則顱腦出血死亡。 2、插眼要由下至上插入,則插即中。 3、由上而下擊打鼻骨,一擊即斷碎,即可令流淚不止,鮮血長流。 4、由平、擺拳打擊耳部,輕則可以擊穿耳膜,損害平衡,重則使人昏迷或造成腦脊液耳漏使之斃命。 5、掐拿耳根可會產生劇烈的酸痛感,重可令人昏厥。用掌劈擊耳根可令人立即斃命。 6、劈拳擊後腦,輕則腦震盪、昏迷、重則斃命。 7... 2019年01月14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健身氣功對人體脾胃的保健作用 中醫學認:人體脾臟居於中,五行屬土,其功能作用是主運化、升清、統血、四肢及肌肉,並協助腎臟轉化水濕胃腑為水穀之海,主受納、腐熟及通降、化生精微。脾、胃互為表裡,功能配合,形成了人體氣血生化之源。 人體氣血通過遍佈全身的經絡系統而運輸通達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及皮肉筋脈等組織器官,以此維持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活動。如若人的脾胃健壯,攝食、消化、吸收和代謝功能好,氣血... 2019年01月08日 中華武術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