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防感湯 市二醫院中西醫結合分院推出免費防感湯,深受廣大市民的歡迎。專家提醒,中藥處方“防感湯”僅供健康人群預防,如果發生感冒發熱等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市二醫院專家介紹,此次發放的“防感湯”為市二醫院中西醫結合分院研製的處方,主治感冒、頭痛身痛、咽癢紅腫、咳嗽等症。該處方“防感湯”僅供健康人群預防,特別是易感人群,包括密切接觸者、在校學生服... 2018年06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熏洗治外痔 荊芥、防風、五倍子、蒼朮、桃仁、赤芍、紅花、黃柏、乳香、沒藥各15克;馬齒莧、公英、雙花各20克;甘草、芒硝各10克。 先將藥物放入沙鍋內,加入涼水浸泡30分鐘,煮沸15分鐘,將藥液濾出,再於藥渣加入1000毫升水,煮沸後濾出藥液,將2次藥液混入一容器內。乘藥熱氣熏蒸肛門患處,等藥液降至不燙肌膚時,臀部坐入盆中15分鐘,同時以手按摩肛門腫脹部位,一般用藥4~5劑症狀即可明顯減輕或消失。 標籤:【... 2018年05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給你恢復紅潤氣色 養生導讀: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沒有該有的活力與膚色。顯得死氣沉沉地,病兮兮的狀態,著實讓人看著不舒服,讓家人擔憂。到醫院又檢查不出什麼疾病,感到非常困惑。排除病變原因,其實這種氣色不好,中藥完全可以調理的,恢復紅潤氣色需要堅持與積極配合。 祖國醫學認為“有諸內,必形於外”,氣色不好就是體內臟腑氣血失調的外在表現。 面色分為常色和病色。亞洲人的膚色是紅黃色,明亮潤... 2018年05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1 ℃ 次 閱讀全文
服中藥煎劑時嘔吐怎麼辦? 中藥方劑是由多種中藥配伍組成的,每種中藥都具有苦、辛、酸、麻、鹹、澀等不同的味道,所煎出來 的煎劑將這些味道彙集到一起就會形成難以下嚥的氣味。特別 是一些味覺神經敏感的病人,很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等現象。 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囑咐病人暫時將藥液放下,待藥液涼了以後再喝就會好些。而且飲藥時要屏住呼吸,一口氣將藥液喝完,飲藥途中最好不要停頓,以免勾起藥味而誘發嘔吐。飲完藥液後立即用涼開... 2018年05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治療腰痛幾種中藥外治 中醫認為,腰痛可分為4個類型: 1寒濕型腰痛。此型腰腰痛患者在發病初期可出現腰部酸痛重著、轉側不利、活動時疼痛更甚等症狀。隨著病情的加重,寒濕型腰痛患者即使在靜臥時腰痛也不會減輕,在陰雨天疼痛更甚。 2腎虛型腰痛。此型腰痛患者常會出現腰膝無力、遇勞則痛、臥床休息疼痛減輕等症狀。 3慢性勞損型腰痛。此型腰痛患者常因腰部長期勞累、骨骼畸形、扭傷後沒有完全康復或多次扭傷而致腰痛... 2018年05月2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五止:中藥烏梅的功效 養生之道網導讀:烏梅是一味具有收斂固澀功效的中藥。其性平味酸澀,常用量為去核3~10克。其功用歸納起來有“五止”。 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乾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 2018年05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2 ℃ 次 閱讀全文
孕期如何用「國寶」中藥補身? 孕前服中藥—調理身體 1、海參山雞湯 助孕食療 (4人量) 材料:浸發海參4條,吉林山雞一隻,瘦肉4兩,生薑3片, 紅棗(去核)8粒,調味適量。 做法:加水用文火煮3小時,或燉3小時即成(海參後下) 2、淮杞海參豬月展湯 助孕食療 (4人量) 材料:浸發海參4條,淮山1兩,杞子4錢,桂圓肉 5錢,無花果4粒,豬?2隻,生薑2片。 做法:加水用文火煮2小時,連湯料同食。(海參可) 後下,大約煮1小時已... 2018年05月19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16 ℃ 次 閱讀全文
老人冬季養生:17個中藥泡腳治病偏方 養生之道網:冬季舊病容易復發,老年人養生主題離不開泡腳,中藥泡腳可以治療多種老年病。你知道老年人中藥泡腳偏方有哪些嗎?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老年人中藥泡腳偏方,教您老年人冬季如何養生。 1、風濕 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煎湯後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2、高血壓 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後取法備用... 2018年05月18日 老年人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教您識別明礬處理的中藥 養生之道網導讀:明礬是什麼也許並不是是所有人都瞭解的。其實明礬就是一種透明的晶體,有點像冰糖。現在有人用明礬處理中藥。這是為什麼呢? 教您識別明礬泡過的中藥 明礬看上去亮晶晶,摸起來手感硬,舔一下鹹酸澀。過去,明礬常用來淨化水。但如今,有人卻利用明礬處理中藥,使藥材超出原來重量,以求賣個好價錢。藥學專家支招以幫助讀者識別哪些是明礬處理過的中藥。 用明礬浸泡的中藥材重量會增加,以... 2018年05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3種最受歡迎又常見的抗衰老中藥 中藥是中醫與疾病作鬥爭、保健強身的武器。有些中藥更具有抗衰老功效,是人們養生延年的食療佳品。中醫專家指出,中醫對抗衰老早有認識,《黃帝內經》中就有抗衰老的精闢論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以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我國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收載365種藥物,其中列為上品的有100多種。被列為上品的中藥,為無毒、有... 2018年05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