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同姓」中藥莫混淆 中藥中有同名異物現象,易引起混淆。中藥名稱的標準化、規範化,應以《藥典》中所收載的名稱為準,處方中不用別名。現列舉部分同名異物中藥加以區別。 一、紫金龍和虎杖 紫金龍:為罌粟科植物籐鈴兒草的根。本品辛苦微寒,具有鎮痛止血、消炎降壓之效,內服用治各種疼痛,外用可治外傷出血,以止血之功為優。 虎杖:別名紫金龍,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莖及根。本品微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 2019年09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草本養生:推薦潤肺化痰止咳中藥飲 養生之道網導讀:秋季天氣乾燥、寒冷,早晚溫差變化大,一部人由於適應不了天氣的變化,出現頻繁的咳嗽,為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藥店的止咳藥品種繁多,但是藥三分毒。一些中藥茶飲就可以輕鬆止咳化痰,可以根據咳嗽的不同形式,做些中藥茶飲自我調理。 1、止咳化痰桑杏飲(甜杏) 原料:止咳良藥杏仁分苦、甜兩種,入藥的是苦杏仁。苦杏仁治實證咳嗽,但有毒不宜多吃;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於滋養... 2019年09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也需要防過敏 西藥有過敏反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許多人在服用或注射某些藥物時,要進行試敏。而對中藥的過敏反應卻有所忽視,甚至有人認為中藥大多是植物藥,藥性平和,副作用少,有病治病,無病強身。但事實上,中藥使用不當所造成的危害與西藥是一樣的,務必要高度注意。 皮膚過敏反應 主要表現為蕁麻疹、猩紅熱樣皮疹、麻疹樣皮疹、多形紅斑、濕疹樣皮疹。常見的致敏中藥為:煎服蒲公英、熟地、木香、砂仁、金... 2019年09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加進加濕器 氣溫驟降,很多家庭為了保暖而減少開窗通風,中醫師指出,室內外溫差以及乾燥的居室環境,導致乾燥性鼻炎、咽炎以及季節性呼吸系統疾病高發,供暖期要加強室內通風、消毒與加濕。 怎樣加濕才能更有效的緩解室內乾燥?中醫師為大家支了幾招,在加濕器中適當增加些輔料,加濕的同時還能殺菌潤喉。 殺菌消毒:供暖初期,燥熱的環境更有利於室內細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因此,最好在供暖後用食醋熏蒸法進行空氣消毒... 2019年09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6種食物不能與中藥同吃 我們都知道,中藥之間同食有禁忌,食物同食有相剋。那麼,食物與中藥同吃有禁忌嗎?中醫指出,喝中藥時有些食物是不能同吃的。為了使中藥發揮最大的功效, 1. 綠豆。 綠豆寒涼,可清熱解毒,且能益氣,養腸胃。綠豆加米熬粥比單純的綠豆湯會更溫和一些。一般情況下,綠豆可以解溫熱性中藥。 2.白蘿蔔。 有理氣下氣的作用,是可以“破氣”的食物,不宜跟人參等補氣的滋補溫補類藥同吃。 3.... 2019年09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口臭中藥調理 場景:王明腦子靈活,總經理非常欣賞他,委以重任,王明對自己靠著咖啡和香煙熬夜做出的設計方案頗為得意。講解方案時,王明滔滔不絕,可講著講著,他發現,大家紛紛皺起了眉頭。怎麼回事?王明有點慌了……其實,眾人皺眉頭,乃是因為聞到了王明有口臭。 畫外音:我們現在競爭壓力大,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我們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但是,熬夜不僅會使我們看起來精神不振,還會給我們... 2019年09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服中藥時的兩個誤區 有些白領為了讓身體適應高強度的工作,除了補充維生素外,還會定期吃些滋補中藥。由於中藥不同於西藥,有些人並不知道中藥到底如何服用。有關專家指出了人們在服中藥時的兩個誤區。 誤區一:服中藥白開水最好 一般人都認為,服藥不能用果汁或茶水送服,應該是白開水最好,其實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在服用一些中藥時,用淡鹽水或生薑水等送服可以起到藥引的作用,更有利於發揮藥效。 送服以下5種常見中藥,... 2019年09月0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中藥泡腳養生 “你看,我的腳趾甲因為總用紅花泡腳,都染成紅色的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米逸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展示了她常年用中藥泡腳泡出來的紅趾甲。她還推薦,有些喝剩的中藥渣也是泡腳的好材料。 米主任說,醫生經常一坐診就是半天,一天工作下來不僅渾身疲乏,頭也是漲漲的,於是從七八年前開始,每到冬春季節,每天她都會用中藥泡腳,既能抗寒,又使整個機體血脈暢通,渾身舒服... 2019年08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抗病毒中藥不是人人可用 臨床實踐表明,西藥治療病毒性感冒的效果並不好,而中藥對防治此類感冒具有較好的療效。於是,不少人就走入了另一個誤區——感冒了不去醫院診治,而是自行到藥店買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成藥服用。 感冒雖然不是疑難重症,但亂用中成藥也是不科學的。目前常用的中成藥如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銀翹解毒片、板藍根沖劑等,均具有清熱解毒作用,只對發熱重、惡寒... 2019年08月2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慧眼識中藥 我國幅員遼闊,物種繁多,各地用藥習慣和名稱不盡相同,致使有些中藥品種十分複雜,加之部分中藥材因其名貴稀少而被仿製充假,因此瞭解一些識別中藥真假優劣的常識是十分必要的。 歷代許多名貴的中成藥,諸如被稱為“中醫三寶”的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都是以牛黃為主要成分,因為它具有清熱解毒、開竅豁痰、熄風定驚之功而被廣泛應用於高熱、昏迷、抽搐、中風等病症,... 2019年08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