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可以藥食兩用 薏苡仁又稱薏米、六谷米等,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實,有“天下第一米”之美譽。本品藥食兩用,在日本被推崇為抗癌食品。 本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其主要功效有:1健脾利水滲濕。對於脾虛濕滯之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及脾虛洩瀉尤為適用,功似茯苓;同時還有清利濕熱之效,臨床多用於濕熱淋證。2除痺。因其有滲濕、舒筋脈、鎮痛及解熱之效,是臨床治...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腫瘤病人 吃些藥膳 《素問·髒氣法時論》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因而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藥與食物共同進食,可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據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介入綜合科護士長王勵勤介紹,腫瘤患者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腫瘤病人食物應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於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食物...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4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關注四個穴位 穴位療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巨大的貢獻。它之所以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普遍認可,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臨床有效性”。今天,我們就跟隨平安健康網中醫編輯一起,來瞭解一下神奇的穴位治病和夏季養生要關注的4個穴位。 穴位療法為什麼能夠治病 穴位治病,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刺激穴位,調整人體臟腑、氣血、經絡。通俗一點來講,通過刺激激發人體的神經、內分泌和免...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75 ℃ 次 閱讀全文
怎樣緩解神經性頭痛 養生導讀:“頭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尤其是神經性頭痛,讓患者非常難受,一般患者會感覺頭部悶疼、壓迫感、沉重感。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緩解神經性頭痛呢?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幾招。 什麼是神經性頭痛? 神經性頭疼主要是指緊張性頭疼、功能性頭疼及血管神經性頭疼。主要症狀為持續性的頭部悶疼、壓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訴為頭部有“緊箍”感。大部分病人為兩側頭疼,多為兩...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使用智能手機如何護眼 養生之道網導讀:長期躺著玩手機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導致眼部結膜血管的輕度充血,如不加以注意,會誘髮結膜組織的慢性炎性病變。 專家認為,長期躺著玩手機容易使血液流向眼睛,導致眼部結膜血管的輕度充血,瞼結膜也容易發生輕度乳頭增生及形成濾泡等,如不加以注意,會誘髮結膜組織的慢性炎性病變。瀏覽時間不宜過長,不要躺著,每次40~50分鐘後休息10~1...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康爾止咳劑 藥物名稱: 康爾止咳劑 藥物別名: 精製枇杷露 英文名稱: 暫無 藥物說明: 川貝母、枇杷葉、桔梗、杏仁、薄荷油。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徵: 暫無 功能主治: 養陰斂肺,鎮咳祛痰。用於各種急、慢性咳嗽、支氣管炎等。 用法用量: 糖漿劑:100ml/瓶,內服,15m1/次,3次/日。小兒酌減。 ...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增強體質 常按幾個養生穴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穴位是獨特的優勢,中醫穴位養生也是從古至今被人們重視的養生方法的一種,穴位養生可以是按摩養生,也可以是經絡循行針灸養生等等,下面是中醫專家介紹的冬季應該常按摩的幾個穴位,有助增強免疫力。 按摩 委中穴 委中穴 分別用右手... 2019年08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唐氏篩查主要是查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唐氏篩查主要是查什麼?孕婦在懷孕期間都會做產檢,其中有一項產檢項目叫唐氏篩查。那麼唐氏篩查主要是查什麼?下面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唐氏篩查。 唐氏篩查主要是查什麼 唐氏綜合征是一種偶發性疾病,所以每一個懷孕的婦女都有可能生出“唐氏兒”。生唐氏兒的幾率會隨著孕婦年齡的遞增而升高。唐氏患兒具有嚴重的智力障礙,先天愚型,伸舌樣癡呆,生活不能自理,並伴有複雜的心血... 2019年07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1 ℃ 次 閱讀全文
抵抗婦科炎症的五道天然屏障 女性私處結構導致了女性較容易受到婦科炎症的侵害,但是女性外陰、陰道、子宮等容易受感染的地方,卻天生含有一系列的防炎措施,能夠較好地阻擋炎症的入侵。 一、外陰 陰毛、陰阜像眉毛、睫毛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陰道口。所以剃陰毛的習慣和風俗不好。 四片大小陰唇左右合攏,陰道壁卻又前後貼緊,雙保險。未破處女膜也有些保護作用。站、坐時陰道都是內高外低,不會灌水、存水。英國科學家用石蕊試劑做過科... 2019年07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推拿治療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 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小兒稱為復感兒,其病因主要為先天稟賦不足,或餵養不當,營養不良,或其它病影響,或藥物使用不當,損傷正氣,從而導致自身正氣不足,引發感冒。其次,也與小兒生活起居調護有關,家長過分強調保暖,小兒陽熱不能外洩,諸病叢生。治療強調益氣固表。手法主要有: 1.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於大小魚際交界處之陷中。操作時,揉掐此處3到5次。有清熱疏風、利尿、通經活絡之功效。適用於治療腠... 2019年07月3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