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 養生知識網

 



中醫養生方法因人而異

 中醫養生方法因人而異
養生導讀:人們常將養生保健活動稱為養生之道或養生之術。道指法則、原則;術則指具體方法、手段。其特點是蘊育在日常諸多行為之中。 中國傳統的延年益壽之法稱為衛生、養生、厚生或道生。衛生是保衛生命之義;養生是養護生命之義;厚生是厚待生命之義;而道生則是要求以上諸法皆要遵守一定的法度。《道德經》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說,告誡人們要遵循自然界和...



痄腮的防護與食療

 痄腮的防護與食療
痄腮是兒科常見的流行性傳染病,學名“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的,好發年齡為學齡前及學齡兒童,中學生或成人也偶有散發病人。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冬春季節發病較多,一般潛伏期為兩周左右。本病臨床以單側或雙側腮腺化膿性腫大,伴有發燒37.5~38.5℃,嚴重者並發腦膜炎、心肌炎、胰腺炎、喉炎、睪丸炎(卵巢炎)。因而患病後不可掉以輕心。患兒應:(1)隔離,休息...



減少食鹽 防治心血管疾病妙方

 減少食鹽 防治心血管疾病妙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俗話說百味鹽之首。食鹽是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調味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下面小編就個大家一起來看看如何減少食鹽控制心血管疾病。 減鹽也防病——最廉價的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妙方 我國北方居民的高血壓患病率高於南方居民,農村居民的平均血壓高於城市居民,與食鹽攝入成正比。 食鹽是什麼 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鈉具有調節人體內水分和酸...



保健按摩 小兒夜啼怎麼推拿

 保健按摩 小兒夜啼怎麼推拿
養生之道網導讀:做了爸爸媽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兒~不過,如果你家有一個夜哭郎……那罪可有你受的!不過不用急,讓中醫推拿來幫你吧! 保健按摩 小兒夜啼怎麼推拿 夜啼是指小兒經常在夜間啼哭的一種病證。有的陣陣哭啼,哭後仍能入睡。有的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一般多見於半歲以內的嬰幼兒,持續時間數日至數月不定。 病因病機 小兒夜啼多由脾寒、心熱、驚恐、食積所致...



肩袖損傷的治療

 肩袖損傷的治療
1.什麼是肩袖? 肩袖是肩關節周圍四塊重要肌肉的統稱。這四塊肌肉分別為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這四塊肌肉主要的作用在於支配肩關節進行各個方向的運動。 2.什麼叫肩袖損傷? 所謂肩袖損傷是指肩袖肌腱的撕裂。肌腱,就是肌肉與骨骼相連的部分。人年輕時,肌腱的質量好,韌性足,很難撕裂。但到了年紀大時,肌腱質量迅速下降,而且由於常年使用而與周圍骨骼發生磨損,因此很容易出現肌腱的撕...



「同名同姓」中藥莫混淆

 「同名同姓」中藥莫混淆
中藥中有同名異物現象,易引起混淆。中藥名稱的標準化、規範化,應以《藥典》中所收載的名稱為準,處方中不用別名。現列舉部分同名異物中藥加以區別。 一、紫金龍和虎杖 紫金龍:為罌粟科植物籐鈴兒草的根。本品辛苦微寒,具有鎮痛止血、消炎降壓之效,內服用治各種疼痛,外用可治外傷出血,以止血之功為優。 虎杖:別名紫金龍,為蓼科植物虎杖的根莖及根。本品微苦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通經...



血清胃蛋白酶原 讓你早期發現胃癌

 血清胃蛋白酶原 讓你早期發現胃癌
養生之道網導讀:胃癌是現在許多人得的一種癌症疾病,這是非常折磨人的疾病,因此早期發現是至關重要的。那麼如何發現早期胃癌呢?胃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種可以助你早期發現胃癌的方法,並且推薦一些胃癌飲食護理方法和胃癌藥膳方,趕快來看看吧。 血清胃蛋白酶原 讓你早期發現胃癌 胃蛋白酶原(PG)是一種門冬氧酸蛋白酶前體,叮分為胃蛋白酶原I和胃蛋白酶原n。其中胃蛋白酶原I主...



輕鬆化解日常小尷尬

 輕鬆化解日常小尷尬
       養生之道網導讀:一覺醒來發現兩眼水腫、臉上有枕印,幹活時指甲突然斷裂……生活中總會有這些小麻煩讓人覺得尷尬。美國《真簡單》雜誌最新載文,請多位美國專家教您如何快速解決這些小尷尬。 1.運動後臉通紅        運動導致臉紅是體溫上升的正常反應。紐約皮膚病學專家莉迪亞·伊萬斯建議,將一塊濕毛巾置於脖...



推拿手法之單式手法三

 推拿手法之單式手法三
 平面運動手法 一、推法   推法有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種。    動作定義:用指、掌或肘部著力於一定的部位上穴位或按經絡的循行方向進行單方向的直線移動。用指稱指推法、用掌稱掌推法,用肘稱肘推法。指推法又分為單指推法、雙指推法和三指推法;掌推法又分為全掌推法和掌跟推法。   動作要求:操作時指、掌或肘要緊貼體表,用力要穩,速度要緩慢而均勻。根據體質、性別因人...



針刺拔罐治肩部疼痛

 針刺拔罐治肩部疼痛
太陰經證:以肩前中府穴區疼痛為主,後伸疼痛明顯。 取穴:大椎、肩腢、肩前、阿是穴。 陽明少陽經證: 以肩外側肩腢肩髎穴處疼痛為主,三角肌處痛,外展疼痛明顯。 取穴:大椎、臂臑、肩腢、阿是穴。 太陽經證:以肩後側肩貞穴處疼痛為主,肩內收時疼痛明顯。 取穴:大椎、肩腢、肩井、肩貞、天宗、阿是穴。 操作方法 患者取側伏坐位,曲肘關節於桌上,充分暴露肩部疼痛部位,選用1.5寸毫針,施以提插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