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養生 | 養生知識網

 



柿 子

 柿 子
原料介紹 Persimmon柿子是柿科落葉喬木植物柿的果實。品種甚多。主要產地有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等省市,著名品種有大蓋柿,平均重224克,最大450克,果實扁圓形,中間有縊痕,品質優良,無核,豐產。高莊柿也為有名品種,主要產地為北京昌平縣,果實個大,每500克3~4個,短圓柱形,果面有十字形縱溝,縊痕較淺,味甜。柿子除鮮食外,多干製成柿餅,亦稱柿桃,可用作點心餡。 柿子是人...



柿 餅

 柿 餅
原料介紹 柿子是柿科落葉喬木植物柿的果實,品種甚多。主要產地有河北、北京、河南、山東、山西等省市,著名品種有大蓋柿,平均重224克,最大450克,果實扁圓形,中間有縊痕,品質優良,無核,豐產。高莊柿也為有名品種,主要產地為北京昌平縣,果實個大,每500克3~4個,短圓柱形,果面有十字形縱溝,縊痕較淺,味甜。柿子除鮮食外,多干製成柿餅,亦稱柿桃,可用作點心餡。 柿子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



食療食補-三鮮豆腐湯

 食療食補-三鮮豆腐湯
原料: 豆腐,魷魚,海參,蝦仁,香菜,海米,木耳,雞湯,姜,蔥,精鹽。 製作方法: 將豆腐切成丁,魷魚切成絲,海參切塊,加雞湯下鍋煮沸30分鐘,放入姜、蔥、精鹽調味。出鍋前放香菜,即可裝碗上席。 功效: 豆腐細嫩,海鮮莢味,再加雞湯燉制味道醇厚,營養價值高。對欠健康、疲勞症、陽痿體弱者有很明顯的食療食補作用。     標籤:【豆腐】、【湯】、【三鮮】、【食補】



生津益氣-五味酸辣湯

 生津益氣-五味酸辣湯
原料: 五味子5克,豆腐1塊,雞塊1個,髮菜10克,金針菇一把,香菇絲半碗,胡蘿蔔絲半碗,木耳兩大朵切絲,鮮筍絲半碗,醋兩大匙,辣椒3粒,芡粉、蔥段、香菜屑、胡椒粉適量,清水750克。   製作方法: 所有材料切絲備用。雞蛋打散加鹽與少許芡粉拌勻,先煎成蛋皮切絲。亦可打散待最後才淋入湯中拌勻。五味子以紗布袋裝妥,先用清水燉煮30分鐘後,去渣。所有材料放入五味子藥湯中,煮開後,再放人調味...



生菜(花葉)

 生菜(花葉)
    原料介紹 生菜即葉用萵筍,因適宜生食而得名,質地脆嫩,口感鮮嫩清香。在肉食量明顯增加的現代人中,生菜給人帶來清爽利口的美好感受,頗受人們喜愛。現在市場上一般會有兩種:球形的包心生菜和葉片皺褶的奶油生菜(花葉生菜)。花葉生菜葉長而薄,皺紋大,葉邊有深刻鋸齒,色綠,葉散不結球,粗纖維較多。   營養分析 1. 生菜中含有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叫...



山 楂

 山 楂
山楂為薔薇科植物山楂、山裡紅或野山楂的果實。產於山東、河北、河南、遼寧、陝西、山西等地。野山楂主產於江蘇、浙江、雲南、四川等地。本品不僅適用於鮮食,入口酸甜開胃,而且可加工成果凍、果醬、果糖、果丹皮、蜜餞和果汁、果酒等。 [性味]味酸、甘,性微溫。 [功能]開胃消食,化滯消積,活血化瘀,收斂止痢。 [主治病症]肉食停滯,痰飲,痞滿,腹痛,洩瀉,症瘕積聚,噯氣吞酸,腸風疝氣,腰痛,婦...



山 藥

 山 藥
原料介紹 Yam(Dioscorea batatas)山藥屬薯蕷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蕷的塊莖。 栽種者稱家山藥,野生者稱野山藥;中藥材稱淮山,淮山藥、懷山藥等。 因其營養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製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我國主產於河南省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後採挖,切去根頭,洗淨,乾燥。 中國栽...



桑椹子

 桑椹子
桑椹子為桑科落葉喬木桑樹的成熟果實。全國各地均有出產。於果實紅熟時采收,曬乾生用,或加蜜熬膏用。 [性味] 味甘,性寒。 [功能] 滋陰補血,生津。 [主治] 久病體虛,肝腎陰虧,腰膝酸軟,目暗耳鳴,關節不利,腸燥便秘,津虧血少,潮熱遺精,糖尿病等。 [實用驗方] 1、治貧血:鮮桑椹子60克,桂圓肉30克。燉爛食,每日2次。 2、治產後體弱,頭暈乏力:桑椹膏,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3、治閉...



祛寒止嘔-薑汁甜牛奶

 祛寒止嘔-薑汁甜牛奶
原料: 生薑汁,性味辛、溫,入肺、胃、脾經,功能散寒,止嘔。《食療本草》說它“止逆,散煩悶,開胃氣”。《本草拾遺》記載生薑“汁解毒藥,破血調中,去冷除痰,開胃”。《本草從新》指出“薑汁,開痰,治噎膈反胃”。     牛奶,性味甘、平,功能補虛損,益脾胃,可治虛弱勞損,反胃噎膈等症。《滇南本草》說它能“補虛弱,止渴,養心血,治反胃而...



秋梨食療方

 秋梨食療方
梨,又名果宗、快果、蜜父、玉乳。因其肉脆多汁,甘甜清香,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故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宋代邵雍在《食梨》中寫道“願君莫愛金花梨,願君須愛紅消梨。金花紅消兩般味,一般顏色如胭脂。紅消食之甘如飴,金花食之顰雙眉”,極言梨之味美和區別。          中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歸肺、胃經,有潤肺消痰,清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