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不宜健身
養生之道網導讀:大家知道健身的時候不但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健身方式,同時還要找一個對身體有益的健身場所。地下室的通風情況決定了它並不是一個適合健身的場所。
地下室不宜健身
最近,人到中年的徐女士感覺身體出了點狀況:左腿則從根上感覺酥麻、難受,尤其是保持同一坐姿超過10分鐘,左腿的疼痛彷彿會轉移,能明顯感覺到疼痛從根部到膝關節連成了線。這是怎麼了?瞧過老中醫後,徐女士才知道自己的新毛病是由於在地下健身房鍛煉導致的。
有不少健身經驗的徐女士先做了下自查:有規律地練習瑜珈已一年有餘,從未過度拉抻韌帶。腿部的疼痛既非肌肉疼,也非骨頭疼,更不是拉抻韌帶的正常痛感(與右腿比較)。加上最近總莫名其妙地感覺頭暈,比以往更容易暈車,徐女士斷定身體向自己發出了信號。本著“預防為主、有病早治”的原則,徐女士慕名請一位老中醫給瞧瞧病。老中醫聽了徐女士的自述,再加上把脈,診斷徐女士嚴重虧血,脊柱(腰椎第三、四、五節)也出了點問題。
關於虧血,徐女士很好理解。要不是連著好幾年體檢報告都“建議去血液專科做進一步檢查”,忙於工作和家務的徐女士還真下不了決心進健身房。但脊柱哪有啥問題呢?
難道是鍛煉的錯
練習瑜珈一年多,柔韌性漸長,耐力漸長,平衡力漸長……練習瑜珈,從未覺得做脊柱彎曲或扭轉的動作有困難、練完瑜珈,除了舒服就是舒服,脊柱咋會出問題呢?見徐女士驚駭,老中醫解釋說:“你脊柱的問題並不是常見的錯位,而是由於骨頭的營養不足,造血機能也隨之出了問題。而且你體內寒氣很重,你現在腿疼,將來連腳後跟都會疼……”
老中醫的一番話驚著了徐女士。本來去鍛煉就是為了緩解貧血的症狀,如今貧血沒好,還添了風濕的毛病,為什麼呀?徐女士不想浪費昂貴的診療費,老中醫也想搞明白徐女士的風濕從何而來,於是有了如下對話
是地下健身房惹的禍
“我堅持鍛煉,注意飲食,也沒有遺傳因素,風濕從何而來呢?”
“你都做些什麼運動?”
“一周兩到三次瑜珈,平時走路上下班。”
“在哪裡做瑜珈?”
“健身房跟著教練做,偶爾有空也在家簡單練習。”
“健身房在地上還是地下?”
“地下。”
“這就是你的病因了。健身最好不要到地下,尤其是瑜珈講究呼吸,一呼一吸,你吸多少廢氣進身體呀。地下室寒氣很重,你本已嚴重貧血,又是寒性體質,在那裡鍛煉,對你的身體是雪上加霜。”
哎喲!原來是地下健身房惹的禍!本想通過健身改善體質,哪知舊毛病依舊,還添了新毛病。徐女士想不明白了。她追問道:“那鍛煉總比不鍛煉好吧?”老中醫答曰:“那是,但你不適合到地下健身房鍛煉。”徐女士急了:“那像我們這種上班圍著領導轉,下班圍著老人轉的中年婦女,能抽出來的空時間也就中午。離單位近的健身房就這一家,不上這鍛煉,跑大街上走一圈,一樣是吸尾氣呀!”
地下健身需趨利避害
聽了徐女士的辯白,老中醫也只得歎口氣:“也是,現在地上的健身房很少,收費也貴。如果你只能選擇到這家健身房健身,就得聽從我的幾點建議。
第一,每週不得超過三次。第二,每次做完瑜珈,要再做其他運動直到出汗為止,不能讓濕氣停留在體內。第三,每天早晨喝具有排毒功能的粗糧粥,將體內毒素及時排出。第四,最好每週去郊外爬山,將肺內的廢氣徹底置換。”
開完藥方,老中醫給徐女士行針。真神奇,當晚,徐女士左腿的痛感就減輕了好多。
而徐女士領得妙方後,再去地下健身房做瑜珈時,先做20分鐘的跑步熱身,練習完瑜珈後,再蒸個桑拿。週末即使再忙,徐女士也拉家帶口地往郊外走一遭,或騎自行車,或爬山。當然了,徐女士還按時服藥。果不其然,遵醫囑3個來星期,徐女士腿不疼了,坐車也不那麼暈了。
我是92歲肌肉男
我今年92歲,生在瑞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肌肉男”,被稱為“世界上最年長的健身達人”和“肌肉先生”。
小時候,我體弱多病,從6歲起就持續遭受頭疼病和慢性扁桃體炎的折磨,因此發育遲滯,生長緩慢。記得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比我小1歲的小夥伴竟比我高半個頭,為此我心煩了好一陣子。
13歲時我切除了扁桃體。隨著身體的好轉,一切都變了,我像久旱逢甘霖的莊稼苗一樣噌噌往上躥,每天都充滿精力。回想起過去體弱多病的情景,我暗下決心:再也不能那樣過。我開始從事體育鍛煉,拳擊、賽艇、橄欖球一個都沒落下。漸漸地,保持健康強壯的體格成了我生活的重中之重。
大學畢業後,我做了一名牙醫,但參加體育運動一直是我的一項重要愛好,很少放鬆對自己的要求。40歲後,我和妻子一樣,養成了久坐的生活習慣,經常無所事事,一坐一整天。不可避免地,我的血壓直線下降。一天,我的腿突然刺痛,結果發現小腿上的血管像蚯蚓一樣凸起,我患上了靜脈曲張。這是預示衰老的第一個跡象,我心生警惕,十分不安。於是,我又重新拾起了艇槳。
生活繼續著,60歲時,我加入了老年賽艇隊,開始參加國際性的比賽,並最終贏得了36塊金牌。老實說,我不算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運動健將,但我是一個了不起的嘗試者。75歲時,許多老友開始相繼離世,周圍的人也慢慢變老,而我才準備過退休生活。我始終沒有丟下艇槳,並堅持給報紙寫牙科專欄,直到82歲才停下。
85歲那年,我得了一場大病,差點兒沒挺過來。痊癒後的一天,我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老態龍鍾,體重超標,躬腰駝背,過去的肌肉也成了肥肉,鬆鬆垮垮地耷拉著。我開始考慮一個事實:照這樣下去,我將不久於人世。我知道我該服老了,但心有不甘。多麼懷念過去的身體啊,多想再次昂首挺胸走在海灘上,顧盼神飛啊。
我決定重塑體格。
因為沒有關於耄耋之年健身的任何研究,這只能是個實驗,得靠自己摸索。開始時我一周劃一次艇,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後慢慢加到二次三次,最後恢復為一週六次。為了恢復肌肉,我有點急切,還加入了“80後”健身俱樂部。伴隨著舉重鍛煉和補充蛋白質奶昔,我的身體開始恢復:身體變得舒展,全身各處的肌肉顯出更多V字形,雙肩和肱二頭肌變得更加輪廓分明。周圍的人們開始誇我顯年輕,每次外出總引得不少女士頻頻回頭。
慢慢地,我學會做出調整,幫助我的身體應對年齡的增加。為了讓自己躺下時更舒服,我開始練習日本柔道。鍛煉讓我的循環系統和身形也得到改善,有人告訴我身上的肌肉塊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症。快90歲了,我不再患得患失,不再擔心死亡,一心只想找回過去的強健體格。
2008年,我報名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次健身錦標賽。我有點緊張,我是20年來最年長的參賽者,人們都對我報以鼓勵和歡迎,這讓我安心不少。最後,我的得分高於所有女性選手,還超過了很多男選手。在後來的德國錦標賽上,我大獲全勝,得分超過所有年齡段的選手;我做了57個斜身引體、61個引體向上、50個俯臥撐、48個仰臥起坐,每一項都是在45秒內完成的。考慮到我超過了70歲,主辦方提出在標準上可以放鬆一些,被我謝絕了,我證明了我不需要額外的照顧。
有人說我不服老,是追求少壯,其實我想追求的只是健康。我們一再被灌輸一種思維定式:衰老是一種不可逆轉的單向下坡路;如果你65歲了,你就應該接近終點了,應該停止一切活動,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其實不然,對我而言,65歲還很年輕。2012年我就92歲了,對別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恐懼的預期,但常規已經被我打破。是的,死亡終將來臨,除非那一天真的到來,我鍛煉的腳步永不停歇
跑步步子過大 容易影響脊椎健康
美國MSNBC網最新載文刊出了華盛頓大學理療學教授格雷戈裡霍爾茨曼總結出的“你想不到的跑步5個錯”,給大家以提醒。
1.步子過大或擺臂不當。
這兩者是導致跑步背痛的主要原因。步伐太大會導致身體過於扭轉,影響骨盆和脊椎健康;手臂擺動超大也會導致脊椎偏離
2.不對稱跑步模式。
跑步時,憑聽力就可以判斷一隻腳落地力度是否比另一隻腳更大。這一現象說明跑步模式存在內在機制錯誤,這一點很容易被忽視,容易導致腳部疼痛或腳傷。
3.膝部內彎和臀部無力。
跑步時膝部向內彎曲的真正原因是臀肌力度不夠大。跑步時,雙膝應與臀部齊寬,一旦臀部肌肉較弱,難以支撐身體重量,重力就會傳遞至膝蓋部位,導致膝蓋內彎。
4.“後跟型”與“前掌型”混淆。“
後跟型”跑步者,腳部落地時,腳後跟力度更大;而“前掌型”跑步者跑步過程中,腳前掌受力更大。“後跟型”比“前掌型”跑步過程中腳部受力更大。而一些“前掌型”跑步者出現問題是因為其腳掌前部不夠強壯,無法支撐身體重量。出現問題應徵求理療專家意見。
5.不瞭解自己腳形。
沒有意識到自己腳弓過平的人,跑步過程中更容易受傷。專家表示,不瞭解自己雙腳的類型,就很容易選擇不恰當的鞋子,最好到專業鞋店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跑鞋。
結語:想要健康的身體你在健身的時候千萬要避開地下室哦!不然健身就真的變為傷身了哦!
標籤:【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