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養生 | 養生知識網

 



處暑氣節:最適合做哪些運功

 處暑氣節:最適合做哪些運功
 強健的體魄,良好的體質取決於多種因素,如先天發育、飲食結構、醫療保健、生活環境、體育鍛煉等。從某些角度來講,健身鍛煉可以彌補先天不足。而運動保健也是取得健康最為簡便易行、最為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鍛煉”。處暑過後早晚氣溫低,白天氣溫高。特別是經過幾場秋雨,氣溫有所下降,在經歷了炎夏的酷暑和濕悶後,人們倍感秋季的涼爽和舒...



處暑氣節:祛暑防燥更重要

 處暑氣節:祛暑防燥更重要
 處暑(公歷8月23日,農曆六月三十)已過,日夜溫差將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養生專家指出,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現為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干、大便干結等,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免發展為疾病。但同時專家也提醒,處暑後本市天氣依然悶熱,防暑祛濕仍然很重要。 秋燥易傷津虧陰 中醫學認為,秋季是多事之秋,氣候處於&l...



處暑品冬瓜 消暑也美容

 處暑品冬瓜 消暑也美容
 優質食活 23日乃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正處於北方所說的“秋老虎”時期,此時正處夏秋相交之時,天氣非常炎熱,下雨也只能緩解一時的燥熱。因此,這期廣東省中醫院藥師佘自強為大家推薦兩款用冬瓜煲的靚湯。 冬瓜味甘而性寒,中醫認為它有祛暑氣、消暑濕、養胃益、行水消腫、清熱解毒、清胃降火及消炎之功效。熱痢口渴者可煮冬瓜食之。冬瓜黃酒加白蜜熬膏,常拍臉部可除黑斑。而現代營養學...



處暑盡量不要吃蘿蔔

 處暑盡量不要吃蘿蔔
 23日是處暑節氣的開始,“處”有終止的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過後天氣轉涼。中午熱,早晚涼,晝夜形成較大的溫差。“一場秋雨、一場涼”的氣候特徵明顯。晝熱夜涼的氣候,對人陽氣的收斂形成了良好的條件。這個節氣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穿著提示:不宜急於增加衣服。“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於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



處暑謹防秋汛及冬季低溫

 處暑謹防秋汛及冬季低溫
 一場強降雨使得原本乾旱的黃土高坡遭遇泥石流侵襲,本應雨水充沛的西南地區卻遭遇長達半年之久的乾旱,極端天氣正愈加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近日表示,極端天氣愈加頻繁,今年氣候極其異常。 天氣異常受氣候變暖影響 矯梅燕表示,從前期氣象災害特點看,今年我國天氣氣候極端異常。特別是入汛以來,華南、江南地區連遭14輪暴雨襲擊;7月,北方地區連遭5輪暴雨襲擊,渭河、...



處暑節氣: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處暑節氣:最容易引發哪些疾病
 23日是二十四節氣的處暑。保健專家提醒說,處暑時節,天氣漸涼,早晚溫差大,公眾要當心乙腦、感冒等疾病的侵襲。 據瞭解,處暑表示炎熱夏天即將結束。處暑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日平均氣溫仍處在22攝氏度以上,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醫院,醫院的保健專家均表示,處暑時天氣開始由熱轉涼,但是這時天氣狀況還是中午熱、早晚涼、晝夜溫差大,在這樣的天氣...



處暑後適宜多吃蜜拌藕

 處暑後適宜多吃蜜拌藕
處暑,是暑氣結束的時節,表明暑天接近結束。針對處暑節氣“燥邪主氣”的特點,推薦兩種潤燥小點。 蜂蜜拌藕片即將藕洗淨切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放入適量蜂蜜即可。藕性味甘涼,富含多種營養素,尤其是維生素C含量最多;蜂蜜既是滋補佳品,又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能直接供給熱量,補充體液營養全身,是涼血生津潤燥的良方。 銀耳雪梨羹具有養陰潤燥、止咳平喘、清心降火等功用。做法是將銀耳用...



處暑喝百合蓮子湯

 處暑喝百合蓮子湯
1.青椒拌豆腐: 〔配料〕 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 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慾不振者尤其適合。 2.百合蓮子湯: 〔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



處暑過後 益腎養肝多吃鹹

 處暑過後 益腎養肝多吃鹹
 8月23日是處暑節氣,之後日夜溫差將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指出,此時飲食調養方面宜益腎養肝,潤肺養胃。宜多吃鹹味食物如荸薺、沙葛、粉葛,也可多吃新鮮果蔬,以及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奶類等清潤食品以防秋燥。 精神調養宜收斂神氣,以利於氣機通暢,氣血和調。此外,應早睡早起,舒緩形體。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曬,也不要貪涼,注意根據氣溫適...



處暑多吃含鉀食品 推薦菜品泥鰍豆腐煲

 處暑多吃含鉀食品 推薦菜品泥鰍豆腐煲
 處暑就要到了,老人們說“處暑寒來”,意思是說處暑一過,夏天的暑氣就逐漸消退了。但真正意義上的秋涼還沒到,此時晴天下午的炎熱不亞於暑夏之季,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老虎,毒如虎”的說法。 處暑期間,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這叫“秋乏”,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和春季氣候變化會發生“秋乏”,這是一種自然現象,就和春季氣候變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