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時節溫度較高,降雨增多。即將進入伏天,濕熱重是其特點,此時是人皮膚病的高發期。因此要做到預防為主,好安度伏天。
防紫外線傷害
日光性皮炎
日光性皮炎也叫多形性日光疹,中醫稱“風毒病”,是夏天裡最常見的皮膚病,常反覆發作,甚至持續整個夏天。
該病主要是人體對陽光中的紫外線過敏引起的。夏日陽光中的紫外線比較強烈,因此一些對紫外線有過敏反應的人來說,很容易患上...
小滿養生食療方三款
芹菜拌豆腐:
[配料] 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個少許。
[做法] 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淨水待用。
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
[功效] 平肝清熱、利
濕解毒。
[特點] 清涼適口,夏令佳菜。
冬瓜草魚煲:
[配料] 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淨切三角塊...
小滿養生戒怒戒躁
以下向大家談談小滿養生要點。
起居養生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
小滿養生講究「未病先防」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期,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從這時候起就要調整我們的日常飲食起居,才能平安的度過炎熱的夏季。
小滿節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風濕症、濕性皮膚病等疾病。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我們要特別提出“未病先防”的養生觀點。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在未病先防的養生中仍然強調: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和正氣內存,邪不可...
小滿期間的五形養生法
此時養生,除了要戒怒戒躁,還要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增減衣物。在飲食調養方面,宜以清淡的素食為主,忌甘肥滋膩的食物,可多吃有清熱、化濕、養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苡仁、黃瓜等。
小滿養生
宜清晨運動 忌吃肥膩食物
木形人: 莫勞心多慮 多吃黑木耳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生活調養:早睡早起,避免勞心思慮,暗耗陰液。可適當減輕運動量,以太極...
小滿節氣養生食譜
據專家介紹,人體的脾“喜燥惡濕”,受“濕邪”的影響最大,很多南方人一到雨季就會有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膩 或黃膩等,中醫叫做“濕邪中阻”。因此,小滿養生注意健脾化濕為主。下面介紹幾款適合此節氣的食譜。您不妨閒暇之餘親自下廚,享受美味的同時,更促進了身體更健康。
白鯽滾荷包蛋
〔配...
夏至要喝三葉茶
夏至養心清暑,首先推薦夏至三葉茶,分別是荷葉、竹葉、薄荷葉。夏至的時候可以三葉合泡(每種3-5克)或者任選其中的一種(荷葉、竹葉用5-10克,薄荷葉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養心和消暑的作用。難以接受苦味茶的人,可以用綠豆西瓜飲代替,即在煮好的綠豆湯裡加入小塊的鮮西瓜。
夏至來臨,人體的氣血往頭部升發,很多人會出現頭昏腦漲,對於腦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後出現腦血管破裂的危險也...
夏至養生之道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度左右。
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國放假一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禮記》中也記載了自然界有關夏至節氣的明顯現象:“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說明這一時節可以開始割鹿角,蟬兒...
夏至養生宜調息靜心
夏至和冬至是最早被人類測得的兩個節氣,遠在以土圭測日的時代,便測到一年之中有一天日影最長與一天日影最短。
太陽在黃經90度“夏至”點時,陽光直射北迴歸線,這一天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從這一天起。我國進入炎夏季節,天地萬物此時生長最旺盛。故古人又把這一天稱作“日北至”,意即太陽運行到最北的一日。過了夏至,太陽便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一天比一天縮短...
夏至養生老火靚湯
起居調養方面,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洩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至於飲食調養,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