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肺 最便宜實用的方法 秋燥又可分為“溫燥”和“涼燥”,前者見於初秋天氣尚熱或久晴無雨的時候;後者則見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但無論溫燥還是涼燥,其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可表現為口乾、唇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 專家建議,一旦出現可疑的“乾燥症&rdqu... 2013年07月20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易上火 吃9種保濕去燥水果 柿子: 果味甘澀、性寒,入肺、脾、胃、大腸經,清熱潤肺,好好享受吧。 柑橘: 柑橘類溫和的個性讓它在這個秋天成為水果之王,雖然現在每個季節都能找到柑橘,但秋天成熟的才是最多吸收天地精華的良品。它的好處不用多說,單單是想到它的清新味道,就夠除燥,提神醒腦的了。 甘蔗: 歸肺、胃經,味甘而性涼的青皮甘蔗,是清肺熱的最佳食品之一。除了豐富的糖分和水分外,還含有大量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 2013年07月20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7 ℃ 次 閱讀全文
枳殼糖漿(婦科子宮脫垂) 【來源】經驗方 【原料】炒枳殼60克 升麻15克 黃芪30克 紅糖100克 【製作】將上3味藥加水800克,煎取500克,加入紅糖即可。 【用法】每次服20克,每日3次。 【功效】補氣,升舉脾胃清陽之氣。適用於產後子宮脫垂。 標籤:【脫垂】、【子宮】、【婦科】、【糖漿】、【枳殼】 2013年07月20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4 ℃ 次 閱讀全文
芝麻紅糖飲 [原料]黑芝麻50克,紅糖50克,米酒20毫升。 [做法]將黑芝麻洗淨去沙,炒熟,乘熱衝入米酒,然後加糖研碎拌勻即可。 [用法]每日1劑,連服7天。 [作用]溫中健脾,養血調經。適用於脾胃虛寒,月經延期患者,及產後虛寒、血虛患者。 [評注]黑芝麻能補益肝腎,米酒溫熱健脾,加以紅糖活血,三藥共奏溫中健脾,養血調經之功效。 標籤:【飲】、【紅糖】、【芝麻】 2013年07月19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7 ℃ 次 閱讀全文
這十一種常見食物的錯誤吃法 世間食物萬千,吃法無數,生吃熟吃、熱吃冷吃、干吃濕吃……方式多到數不勝數。有許多食物生食的口感與煮熟之後相比更勝一籌,譬如番茄,譬如三文魚等等,但也有為數不少的食物非得煮熟了才能吃,否則與毒藥無異。 每一種食物都有一個理想,就是成為美味,那是它的使命。每一道美味都有一份期待,就是人們的讚歎,那是對它犧牲的承認。沒有誰存心做一劑毒藥,看生命在自己的手下掙扎。只要充分... 2013年07月19日 飲食禁忌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勿忘健脾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前後雨水較多,其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濕熱”和“暑熱”。人們常常感覺食慾不振、胸脘痞悶、口苦粘膩、神疲乏力、頭昏腦漲、心悸短氣、小便短赤等,中醫認為,此為暑熱傷脾傷致。因此,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運動不宜劇烈 夏至之後,天氣炎熱,運動最好安排在清晨陽光初照或夕陽西下時為好,宜選擇柔和、動作緩慢的散步、... 2013年07月1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月季花湯(婦科月經不調) 【來源】《泉州本草》 【原料】月季花3~5朵 黃酒10克 冰糖適量 【製作】將月季花洗淨,加水150克,文火煎至100克,去渣,加冰糖及黃酒適量。 【用法】每日1次,溫服。 【功效】行氣活血。適用於氣滯血淤、閉經、痛經諸症。 【宜忌】血熱、血虛者忌用。 標籤:【月經不調】、【婦科】、【湯】、【月季花】 2013年07月19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7 ℃ 次 閱讀全文
玉米須燉豬肉(婦科崩漏) 【來源】民間方 【原料】玉米須30克 豬瘦肉120克 精鹽 味精適量 【製作】將玉米須洗淨,豬瘦肉切成薄片,一起放入陶瓷罐內,加水500克,上蒸籠蒸,至豬肉熟透,加精鹽、味精即成。 【用法】每日2次,趁熱服。 【功效】神中益氣,清血熱,治崩。適用於血熱型崩漏。 標籤:【崩漏】、【婦科】、【豬肉】、【須燉】、【玉米】 2013年07月19日 日常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5 ℃ 次 閱讀全文
冬季要注意預防3類皮膚病 冬季是許多皮膚病高發的季節,這主要由於氣候乾燥、氣溫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等。寒風直接吹到皮膚上,會造成很大的傷害。乾燥的空氣讓人體,尤其是手足處的皮膚,由於缺乏水分而發生皸裂、瘙癢等情況。冬季室內外溫差過大,暴露的皮膚還容易出現過敏炎性反應。隨著冬季氣溫日漸降低,來皮膚科門診的病人也隨之增多,這其中尤其以皮膚瘙癢、手足皸裂為多見,而凍瘡近些年來雖然在城市中越來越少了,但仍是... 2013年07月19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2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口乾 要清清內火 秋天的氣候讓人感到非常舒服,但是口乾也是人們的一個煩惱。近來,家住鍾村的黎小姐明顯感到口乾鼻燥,甚至出現嘴角爛的現象。為了解決口乾的煩惱,她就想通過多喝水來緩解,但是,她發現,即使喝了很多水,口乾的現象仍然不見好轉。有關專家表示,秋季口乾不只是與體內水分的多少有關係,它還與人體的內火有關,需要外抗病毒,內清火熱。 秋燥還需清內火 一感到口乾,多數人想都沒想,就認為是缺水了。市... 2013年07月18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