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 | 養生知識網


 

NEW

勝過補品的五大按摩要穴

 勝過補品的五大按摩要穴
       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脊柱、前胸、腹臍和耳部。 冬季每天做好這五個特區的保健時,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扶助正氣,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效果。 特區一、腹臍 養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腹臍部是養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



艾灸足三里穴位圖

 艾灸足三里穴位圖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甲乙經》載:“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外台科要》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醫說》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針灸大成》載...



熱針脊椎九宮穴

 熱針脊椎九宮穴
取穴法:沿脊椎自上至下仔細壓診,尋找最明顯的壓痛點,參閱脊椎X線片或CT片,確定病變椎節。以壓痛點最顯著的病變椎節棘突間定為中宮,沿督脈在中宮上下棘突間各定一穴,分別稱為乾宮、坤宮,然後挾乾宮、中宮、坤宮旁開0.5~0.8寸,依次取巽、兌、坎、離、艮、震六宮穴。因取穴定位是按伏羲八卦九宮方位圖,故稱“脊椎九宮穴”,簡稱九宮穴。 針刺方法:根據中宮定位,採取俯臥位或側臥位。進針...



風府穴

 風府穴
風府穴(別名:舌本穴,鬼穴)解析 (1)風府。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風府名意指督脈之氣在此吸濕化風。本穴物質為啞門穴傳來的天部陽氣,至本穴後,此氣散熱吸濕並化為天部橫行的風氣,本穴為天部風氣的重要生發之源,以此得名風府。 (2)舌本。舌,口中之舌也。本根本也。舌本名意指本穴的水濕風氣為舌活動自如的根本。本穴物質為天部的水濕風氣,與至柔之性的舌部氣血同性,故名舌本。 (3)...



睛明穴

 睛明穴
睛明穴(別名:目內眥,淚孔穴,淚空穴,淚腔穴,目眥外)解析: (1)睛明。睛,指穴所在部位及穴內氣血的主要作用對像為眼睛也。明,光明穴之意。睛明名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經的氣血而變得光明穴。本穴為太陽穴膀胱經之第一穴,其氣血來源為體內膀胱經的上行氣血,乃體內膀胱經吸熱上行的氣態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膀胱經之血由本穴提供於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視,變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2)目內眥。目內眥...



治心腦血管病:推摩勞宮穴

 治心腦血管病:推摩勞宮穴
       心腦血管疾病被列為當今世界“第一健康殺手”,屬於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多是由於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造成的。   預備姿勢:坐姿,兩大臂自然垂於體側。   1.用右手拇指推摩左手環指36~49次;然後換到左手重複。   2.用右手拇指按壓左手中指尖部,邊按壓邊向掌心勞宮穴推摩90次或更多;然後換到左手重複以上動作。   3.小臂向前...



足厥陰肝經上的保健穴

 足厥陰肝經上的保健穴
太沖:在足背第一二蹠骨底之間凹陷中。能疏肝理氣。鎮驚熄風、通絡活血,對頭痛、目眩、高血壓、胸滿脅痛有防治作用。宜直刺0.5~1寸。 章門:在第十一肋端。本穴既可健脾、胃,又能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凡腹脹、胃脘痛、脅痛、嘔吐均可刺之。可直刺0.8~1寸。 標籤:【穴】、【保健】、【陰肝】、【足厥】



辦公族常按健康穴

 辦公族常按健康穴
調查顯示,最困擾城市辦公族的三大健康問題是:腸胃,頸椎腰椎不適和失眠。此外,長居室內頭暈頻繁、長時間盯電腦眼睛乾澀、久坐不運動小腿易抽經,這些小毛病也讓白領們苦不堪言。   中醫專家為辦公族畫出了健康穴位圖,教您預防保健。而且專家也指出,這些穴位以及按摩方法同樣也適用於老年人以及其他人群,有時間都可以多多自我按摩和保健。 按壓公孫穴 白領吃飯常常不規律,十有八九有腸胃病。有...



艾灸常用的保健穴有哪些?

 艾灸常用的保健穴有哪些?
導語:艾灸可以調整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紅、白細胞的數量和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調整和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目的。所以用艾灸來養生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下面新浪中醫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艾灸常用的保健穴位: 1、神闕(臍中) 取穴:在臍窩正中。 作用:本穴是古代重要保健穴之一。如宋代《扁鵲心書》提到期“凡用此灸,百病頓除,延...



玉液穴

 玉液穴
 玉液穴 Yuye 解析   液,指唾液;玉,比喻貴重。穴位在右舌下腺開口近處,唾液進入口腔之重要部位,故名玉液。本穴《內經》,《醫經小學》定名玉液   玉液穴的功效   清瀉熱邪,生津止渴。治重舌腫脹,難言,黃疸,口舌生瘡,喉咽諸熱,嘔吐,急腹痛,中風後遺症,頑固性嘔吐。   主治病症:1、急性扁挑體炎,口腔潰瘍,舌炎,咽炎。 2、消渴。 用刺灸法點刺出血。   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