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要如何正確調理「疰夏」寶寶 寶寶其實是非常的脆弱的,夏季很容易出現疰夏現象,疰夏的發生與夏季的氣候特點密切相關,夏季多熱多濕,暑濕之邪侵入身體會損害脾胃,使脾胃運化失調,全身的氣機不暢,不僅產生諸多消化道症狀,還給身體帶來種種不適。 一到夏天,原本活蹦亂跳的寶寶開始打蔫兒,不愛動也不愛吃飯、臉色發黃、大便也不像往常那麼規律了,摸著身上總是熱熱的,去醫院檢查又都正常,可把媽媽急壞了。 這種現象中... 2018年09月21日 少兒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忌雨」和「防「疰夏」」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古時農家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後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清嘉錄》)。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反映了古代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處境,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徵,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台票過後,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 2013年06月28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6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