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膻中 心靜神空 養生導讀:肝郁氣滯、心神躁擾導致的煩躁不安、易激惹或抑鬱、記憶力減退,往往還伴有發熱、食慾不振及噁心、嘔吐和胸悶、心悸等症狀。為此,建議大家按揉膻中穴,遠離煩躁。 膻中穴位於胸部,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是氣會穴(宗氣聚會之處),又是任脈與足太陰、足少陰、手太陽、手少陽經的交會穴,能理氣活血通絡,寬胸理氣... 2019年10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65 ℃ 次 閱讀全文
夏天要心靜 睡好養精神 安神、靜心,常如冰雪在握。夏天注重要靜,飲食注重要淡,還有一個字——睡,夏天身體消耗本來很大,如果睡不好覺就麻煩了。為什麼夏天心腦血管病意外發生很多,就是沒有睡好覺。 人如果想健康就要睡好覺,睡眠對人太重要了,人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如果活90歲,有三十年在睡覺,如果睡不好覺白天沒有精神。俗話說:“每天睡好覺,活到99”。 睡一個好覺在某種意義上說,可能跟吃... 2015年03月19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73 ℃ 次 閱讀全文
夏天養生要心靜 安神、靜心,常如冰雪在握。夏天注重要靜,飲食注重要淡,還有一個字“睡”,夏天身體消耗本來很大,如果睡不好覺就麻煩了。為什麼夏天心腦血管病意外發生很多,就是沒有睡好覺。 人如果想健康就要睡好覺,睡眠對人太重要了,人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如果活90歲,有三十年在睡覺,如果睡不好覺白天沒有精神。俗話... 2014年11月2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97 ℃ 次 閱讀全文
初夏保健重〞清〞至心靜 入夏之後,天氣逐漸變熱。因此需以“涼”克之,“燥”以“清”驅之。因此,夏季養生的關鍵在於“清”。要戒躁戒怒,努力做到心靜。 中醫養生專家表示,立夏後天氣炎熱,晝長夜短,晚間睡眠不足,人體經過一個上午的勞動和工作,體力和精力消耗較大,所以午睡對保障身體健康、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起著關鍵作用。 此外,立夏時節,要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特點,及時調... 2014年10月08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