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 養生知識網

 



中醫針灸取穴,是否有訣竅

 中醫針灸取穴,是否有訣竅
全身穴位眾多,不算奇穴,僅經穴就有360多個。綜觀穴位主病,一穴只治一病者極少;而一病多穴可治者,卻比比皆是。 故臨證如何精選穴位,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1.肘膝關節以下,屬於經脈的根部和本部,是“特定穴”比較集中的地方,特定穴的臨床意義很大,奧妙無窮,針灸文獻中不乏記載,茲不贅述。 2.頭面部屬於經脈的結部和標部,是交會穴比較密集之處, 全身103個交會穴,位於頭面...



解讀針灸如何通過穴位鎮痛

 解讀針灸如何通過穴位鎮痛
經絡表面有360個針刺點,又叫穴位,這些點可以平衡和儲存流動的氣。氣指一種在經脈中運動的看不見的能量或者電磁能。針灸可以調整氣的運行,通過經脈管理身體的各個系統,如神經、免疫、循環系、肌肉等等。針灸可以影響氣在管道和器官中的運動,從而調節氣、血、津液、神經、免疫、臟腑功能等等。 傳統中醫認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臟腑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或淤滯不行,或產生逆亂,或氣機升降失常等氣血運行障...



中醫針灸減肥適合那個年齡段?

 中醫針灸減肥適合那個年齡段?
 針灸配合飲食效果更佳,配合控制飲食的原則是:不餓不吃,餓了再吃,吃青菜及瘦肉,蛋類,吃到飽了即可,不吃甜食及肥肉、土豆、藕、粉條等。針灸減肥效果也要分年齡,不同年齡的針灸減肥效果不同,那中醫針灸減肥適合那個年齡段? 針灸減肥是通過針刺人體某些穴位,可以起到使胃蠕動減弱和抑制胃酸分泌,延長胃排空時間,促進機體脂肪代謝,消耗積存的脂肪,達到減肥目的。 針灸配合飲食效果更佳...



針灸治「功血」 效果佳

 針灸治「功血」 效果佳
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遵循“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採用針灸治療“功血”簡便易行,安全效佳。 針灸治療“功血”,主穴取氣海、隱白、三陰交。 對於發病急,出血量大,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夾有少量血塊,小腹痛疼,患者頭暈面赤,口乾欲飲,便秘尿赤,舌紅或紫黯或有瘀斑,苔薄黃為主的血熱、血瘀證,採取“急則治其標”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法,加取...



針灸減肥是哺乳期女性的禁忌?

 針灸減肥是哺乳期女性的禁忌?
 作為一種治療方法,針灸減肥也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專家說,針灸減肥只適合單純性肥胖人群,因其他疾病而引起肥胖的繼發性肥胖的患者應該首先治療原發疾病。針灸減肥是哺乳期女性的禁忌?   針灸減肥有禁忌 專家介紹,傳統中醫認為肥胖症為本虛標實之證,本虛主要以氣虛為主,病位主要在脾。針灸減肥是在中醫學經絡理論指導下,通過針刺特定的經絡腧穴,以平衡陰陽、調理臟腑、運行氣血、疏通...



針灸治療遺精

 針灸治療遺精
       遺精是指夢遺和滑精兩個病證。有夢而遺的,名為夢遺;不因夢交或見色而精自滑出者,名為滑精。其病因主要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精關不固。多見於性神經衰弱、精囊炎、睪丸炎,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可用針灸治療遺精。 【病因病機】 (一)心腎不交:思慮過度,或恣情縱慾,心火不能下交於腎,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心腎不交,水虧而心火獨亢,擾動精室,多夢有感而遺。 (二)腎虛失...



針灸經絡穴位療法

 針灸經絡穴位療法
朱金友 1952年生,保定市人。大專學歷,副主任醫師。1966年拜師甄士傑,楊瑞田學習中醫,尤其酷愛針灸,得到真傳。1969年其在河北省直屬醫院學習,畢業後,在保定市劉守廟醫院工作,任該院門診部主任兼中醫針灸科科長;1995年任保定市劉守廟醫院院長;2000年開辦南市區中西醫門診部;2005年創建保定市金友中西醫結合醫院,任院長。朱金友對工作認真,對業務精益求精,對患者高度負責,深受廣大患者的好評。...



針灸減肥效果大探討

 針灸減肥效果大探討
養生之道網導讀:我們都知道,減肥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減肥方法也花樣繁多。最近中醫中的針灸減肥就受到減肥者的廣泛關注,大家為什麼都這麼追求針灸減…… 我們都知道,減肥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減肥方法也花樣繁多。最近中醫中的針灸減肥就受到減肥者的廣泛關注,大家為什麼都這麼追求針灸減肥呢?針灸減肥到底有沒有效果,它會不會傷害我們的身體?這些問題我們都需要弄清楚,才能決定用不用該方法。所以,接...



針灸技術之火針法

 針灸技術之火針法
火針法是將特製的金屬粗針,用火燒紅後刺入一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風濕寒痺、癰疽、瘰疬等疾病。 【器械】 火針針體較粗,質堅韌,一般採用員利針或24號、26號2寸長的不銹鋼針。也有應用特製的針具,如彈簧或火針、三頭火針,以及鎢合金製成的火針。彈簧式火針進針迅速,易於掌握深度;三頭火針用於體志、疣的治療;鎢合金物理性能好,有耐高溫、不退火、變...



中醫針灸巧治產後缺乳

 中醫針灸巧治產後缺乳
產後乳汁分泌甚少或全無,不能滿足嬰兒需要,稱為“缺乳”,亦稱“乳少”。本病多見於產時產後出血過多、剖宮產、哺乳方法不正確、產後抑鬱及營養缺乏的產婦。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大齡產婦的增多,本病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 中醫學認為,缺乳多與氣血虧虛或肝氣鬱結有關。宋代陳無擇認為:“產婦有兩種乳脈不行,有氣血盛而壅閉不行者,有血少氣弱澀而不行者,虛當補之,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