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謹防四點 秋季到了如何我們的養生事宜該有哪些改變,這是許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好保養的人群,正在努力向季節的改變做出調適。下面有幾個秋季養生的注意事項,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建議之一:秋季不可亂進補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 2014年01月05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注意三要點安心走過谷雨節氣 谷雨養生:“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今天迎來了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谷雨。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植物需要谷雨的滋養,但相對人們來說,各地氣溫開始回升,降雨增多,空氣濕氣大,天氣反覆無常,雨節氣前後,此時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等症狀。因此,谷雨前後,我們應遵循自然節氣變化,針對氣候... 2014年01月0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1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進補十忌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在民間素有“秋補”習俗。萬物正可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十忌: 1. 無病進補 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 2013年12月23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74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防寒防干防心梗 核心提示:度過了暑熱難挨的盛夏,時下已經進入秋天。從初秋到深秋,人們應該如何度過秋天?衣食起居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關照和防範的地方? “白露不露”防秋寒 白露過後,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如因著涼而使免疫力下降,無力抵禦外邪,則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如發燒咳嗽、... 2013年12月17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大雪節氣養生九原則 養生導讀:大雪節氣馬上要來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寒冷的時候,這時天氣乾燥、濕度較低。中醫上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所以冬屬陰,要以固護陰精為本,從中醫養生的角度出發,大雪節氣也適宜進補養生。中醫提醒大雪節氣養生有9大原則四種注意,做到了可以讓你健康整個冬季。 一、大雪養生九大原則。 保暖護陽 1、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洩津液。故... 2013年12月13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9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後進補的飲食四忌 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一到,氣候雖然早晚涼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極易倦怠、乏力、納呆等。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應特別注意: 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保健養生雖然不像治... 2013年12月06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2 ℃ 次 閱讀全文
夏至養生 保護養陽是關鍵 養生之道網導讀: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地球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就進入盛夏,養生專家指出,此時養生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現象:得“空調病”的人多了 南寧的林先生從事物流工作,應對盛夏到來,他有個特別的消暑辦法,就是外出工作時,一有空就扎到附近的銀行、商場裡&ld... 2013年11月1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0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養生 從飲食生活開始 立秋後,白天仍然炎熱,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往往白天很熱,而夜晚比較涼爽,早晚溫差變大。自然萬物是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變為陰盛的轉折點,人體陰陽代謝自然也進入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基礎,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健康需要有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同時健康也來自我們每一天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些保健養生知識、健康小竅門,助您更... 2013年11月14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進補別太過火 立秋之後,人容易出現倦怠、乏力等“秋乏”症狀,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進補顯得十分必要。但進補不當照樣會傷身。由於夏季人們常食冷飲等,造成胃腸功能減弱,此時如果突然大量進補,會驟然加重脾胃及肝臟的負擔,使疲弱的消化系統難以承受,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出現胸悶、腹脹、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另外,只有對症進補才能有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2013年11月09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5 ℃ 次 閱讀全文
立秋之後的保健及其養生 立秋要養肺 立秋後,陽氣轉衰,陰氣日上,自然界由生長開始向收藏轉變,根據順應四時的養生原則,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肺與秋季相應,而秋季乾燥,氣燥傷肺,肺氣虛則機體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產生疾病,因為需要潤燥、養陰、潤肺。 從五行生旺推算,此時肝臟、心臟及脾胃處於衰弱階段,而立秋後肺功能開始處於旺盛時期,根據陰陽調和,機體平衡的原理,要加強對這些器官的調養,使肺氣不要... 2013年10月16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