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食療有助於壯陽固腎 《本草綱目》載:韭菜有補肝、腎,暖腰膝,壯陽固精之效。《圖經本草》稱韭曰:“菜中此物最溫而益人,宜常食之。”韭菜全身可入藥。韭子能“補腎肝,暖腰膝,治陽痿、淋濁、帶下”等,韭黃可療“胸痺、食積腹痛、吐血、跌打損傷、頑癬”等。韭葉(多搗碎汁用)治“噎嗝、反胃、痢疾、尿血、痔漏、消渴”等。民間用韭菜治病驗方頗多,現介紹幾例以供參... 2020年05月14日 孕婦保健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三七粉:媲美人參的補血聖品 養生導讀:三七粉是植物三七的根莖製品。是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主產地在中國的雲南及廣西深山中,性溫,味甘微苦,入肝、胃、大腸經。有稱北人參,南三七,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那麼三七粉具體有哪些功效及作用呢?應該怎麼吃?下面我們一起瞭解一下。 三七的功效: 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跌扑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 2020年05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拔罐的發展簡史 先秦時期 拔罐療法,古代典籍中亦稱之為角法。這是因為我國遠古時代醫家,是應用動物的角作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經有關於角法治病的記述:“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獸角吸拔。據醫史文... 2020年04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8 ℃ 次 閱讀全文
服用中藥一定要禁食綠豆? 服中藥能否同時吃綠豆,應根據所患疾病的寒熱虛實及服用中藥的藥性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但如果對病情及所服用中藥的藥性不瞭解時,未經醫生的許可,最好不要將綠豆與中藥同服。 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功效的綠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綠豆的吃法較多,其中綠豆湯是男女老幼皆宜的夏季清涼飲料,然而民間有“吃中藥不能吃綠豆,以免解藥”的說法,於是那些正在服用中藥的朋... 2020年04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05 ℃ 次 閱讀全文
葛根粉的副作用 養生之道網導讀:葛根粉的副作用,葛根粉為豆科植物野葛、甘葛籐的塊根,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那麼食用葛根粉有副作用嗎?下面一起來瞭解下葛根粉的副作用。 葛根粉,也稱葛粉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內含12%的黃酮類化合物,如葛根素、大豆黃酮甘、花生素等營養成分,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和人體必需的鐵、鈣、銅、硒等礦物質,是老少皆宜的名貴滋補品,有“千年人參”之美譽。既有... 2020年04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6 ℃ 次 閱讀全文
盤點讓你青春常駐的中藥材 養生導讀:女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不老的容顏。女人最害怕自己的肌膚衰老了。所以,女人們都會用盡一切的辦法來維護自己的青春。中醫認為,要維持皮膚的光滑和緊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女性們可以嘗試一下10款具有抗衰老功效的中藥材。長期服用,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紅景天 在古代本草中沒有紅景天的記載,是近代才發現的抗衰老新秀。它有補益元氣,清熱,解毒,止... 2020年04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天灸 強身防病不要等 天灸全稱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具體做法是,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上貼上中藥,以達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見的為“三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前及之後也可以再進行加強灸,其時間... 2020年04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服用何首烏 補腎 補血 生烏髮 大家瞭解何首烏一般是從首烏洗髮水開始的,其實何首烏這個中藥,內服有很好的補腎作用,而且能烏黑頭髮,延年益壽,是不錯的保健中藥。x(“x養生x主z”X網站)X 如果你想頭髮烏黑,可用何首烏粉、黑芝麻粉等量混合,早晚各服一湯勺,堅持服用半年,會看到黑頭髮增多。 何首烏粉、黑芝麻粉在有些超市可以買到,也可以從藥房買來何首烏飲片,自己在家研磨成粉狀。X(z文章來x源x:X『X養z生... 2020年04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脾虛體弱者不宜久用清熱解毒中藥 清熱解毒中藥一般具有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的功效。此類中藥臨床上一般與活血化瘀藥或扶正補虛藥配伍,以增強療效。本文介紹了六種常用的清熱解毒中藥,有苦參、蒲公英、桔梗、金銀花、冬凌草和蛇莓。具體介紹了這些中藥的功效、應用及具體用法等。 中醫提醒:清熱解毒中藥性多寒涼,且味苦,對脾虛體弱者不宜久用。 一、苦參(豆科槐屬植物苦參的根) 別名:野槐(北京、河南、福建、湖南... 2020年04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詳解 夏季吃三黎魚可補虛益氣 大概它十分愛惜魚鱗,怕魚鱗擦掉,所以蘇東坡又稱它為“惜鱗魚”;鰣魚性情猛勇暴躁,其他魚類碰到它,就會被它腹下的菱形鱗劃破,所以又稱“混江龍”;鰣魚嬌嫩,離水即死,而且只要一變質,就是一啄糟,故又名“糟鰣魚”。一般吃魚都是要去魚鱗的,而吃三黎魚是不能去鱗,因為三黎魚的鱗也可以吃,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富含卵磷脂,卵磷脂是人體必需的元素,對人體的... 2020年04月0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