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異常勃起的推拿療法 陰莖異常勃起,俗稱“強中”,指陰莖無故而堅硬勃起,久久不痿,精液自洩的症候。常伴有眩暈、目赤、口乾咽燥、心煩失眠、小便點滴不暢、性慾亢進等陰虛陽亢、命火妄動之象。本病多因性慾過度,腎氣受損所致,亦有因濫服壯陽藥或嗜酒、外傷等原因所致。 任何原因導致海綿體充血,均引起陰莖異常勃起。按摩能活血祛瘀,消除海綿體充血狀態,促... 2018年05月0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推拿也要講究手法 推拿療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流派眾多,各流派又有其特色手法。 在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時,應根據患者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選用一些合適手法。現僅將治療各階段用手法介紹如下: 急性期:處於急性發作期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疼痛劇烈,活動受限,以炎性滲出為主,治療時推拿手法不宜太重。常用的手法有滾法、揉法、推法、按法等。主要目的在於援解肌肉痙攣,減輕疼痛症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利炎症吸... 2018年05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4 ℃ 次 閱讀全文
指撥推拿 祛痛有奇功 此法可用於落枕、肩周炎、扭傷、腰腿痛等軟組織疾患。施術時病人痛苦小,且簡便易學,安全有效,故為廣大患者樂於接受。 基本原則:可歸納為“以痛為腧,不痛用力”。肢體的疼痛是由於局部氣血瘀滯、經脈不通所致,不通則痛。推拿可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故以疼痛點為治療腧穴,在其上施以推拿,可得通則不痛之效。 然而,此法往往使患者感到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尤其是一些年老體弱及痛覺過... 2018年05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前列腺肥大的推拿療法 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症。常見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發病率可達50%左右。其主要原因為性激素失去平衡和慢性前列腺增生性改變,造成前列腺肥大,壓迫膀胱出口和尿道。主要表現尿頻,夜尿增多,排尿困難甚則閉塞不通或尿失禁,少數可見血尿。 祖國醫學把其列入“癃閉”範疇而責之於肺、腎、脾三髒功能失調,認為濕熱蘊結、氣滯血瘀及... 2018年04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三大「職業病」家庭推拿療法 √一、咽炎 主要穴位: 天突穴,位於兩鎖骨之間的凹陷處。 合谷穴,即我們俗稱的虎口穴。 三陰交穴,足內踝直上四橫指處(自己的手,除拇指外,余四指併攏的橫徑距離)。 操作方法: 1.合喉法。坐或躺著,自己或請家人用右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無名指分別置於喉結的左右兩側,固定住喉結,上下快速抖動。 注意不要捏得太緊,且抖動力量不宜過重,以免造成嗆咳,甚至窒息。 2.右手中指指端點揉天突穴... 2018年04月3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教你幾招自我小推拿 搓一搓養生又健體 導語:按摩推拿是最好的養生方法,可以緩解各種疲勞疼痛,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強身健體!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招自我按摩手法!自己搓一搓,養生又健體! 搓鼻:用雙手食指搓鼻樑的兩側。可以使鼻腔暢通,防治鼻炎。 搓肋:先左手後右手在兩肋中間“胸腺”穴位輪流各搓50下,經常搓胸能起到安撫心臟的作用。 搓腹:先左手後右手地輪流搓腹部各50下,可促進消化、防止積食和便秘。 搓耳:用手掌... 2018年04月2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鼻推拿保健 鼻推拿保健具有促進鼻腔生理功能、防止鼻黏膜老化,及調整全身氣血、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並防治感冒、鼻炎等症。方法:1捏山根。用兩指捏目內眥之間1分鐘。2揉迎香。用兩手指揉鼻翼旁0.5寸,鼻唇溝中迎香穴1分鐘。3推鼻樑。用手指自鼻尖素髎穴向上沿鼻樑正中推至印堂穴,反覆10餘次。4浴鼻。用兩手指先點按攢竹穴,分別向下沿鼻兩側至迎香穴,再點按迎香,如此反覆數十次。5揉巨... 2018年04月2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小朋友尿床的推拿療法 【概述】 遺尿亦稱“尿床”,是指3週歲以上的小兒睡眠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的一種病症。現代醫學認為排尿主要是由於中樞神經反射的作用,隨著大腦皮質逐漸發育完善,膀胱排尿就由大腦皮質控制成為隨意的動作,但由於各種原因引起大腦皮質功能紊亂而造成膀胱隨意性排尿功能失調就會導致遺尿的發生。 中醫認為遺尿的發生主要與腎及膀胱... 2018年04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肩周炎的推拿療法 【概述】 肩周炎全稱肩關節周圍炎,又稱“漏肩風”“凍結肩”,因好發於50歲左右的女性,故又稱“50肩”。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內分泌紊亂、外傷、慢性勞損、外感風寒濕邪及肩周組織的退行性改變,使肩周軟組織發生慢性無菌性炎症,進而關節滑膜萎縮、粗糙,滑液分泌減少,引起軟組織廣泛性粘連,限制了肩關節的活動。  ... 2018年04月13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的起源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推拿的起源,中醫推拿可以治病又能保健,在養生人群中很受歡迎。那麼你知道中醫推拿的起源嗎?下面就一起來瞭解下中醫推拿的起源。 推拿又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為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 2018年04月06日 中醫歷史 暫無評論 閱讀 163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