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 | 養生知識網


 



踝關節扭傷的拔罐療法

 踝關節扭傷的拔罐療法
    踝關節扭傷,是指踝關節過度內翻或外翻,或突然跖屈,造成踝關節周圍軟組織扭傷,臨床以外踝部韌帶損傷多見。本病多因行、走、跑、跳、蹬、踢等運動姿勢不當或遇地面障礙閃讓不及所造成。急性損傷會立即出現疼痛、腫脹、活動受限、行走困難等症狀;日久勞損或外傷後遺症也可經常引發疼痛。一般分為氣滯血瘀和寒濕阻滯2型。     一、氣滯血瘀   &nb...



拔罐有什麼作用?

 拔罐有什麼作用?
    活氣血、散寒邪、止痛消腫的治療功效,適用於肩周炎、頸椎病、風濕性關節炎、神經性頭痛、腰腿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疾病。對美體方面的豐胸、減肥等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1.平衡陰陽。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發熱是陽氣盛實的表現,而寒戰惡寒是陰氣盛實的症狀,在大椎進行拔罐能夠治療發熱的疾病,而在關元進行則能治療寒性的疾病。 2.調和臟腑。拔罐療法通過結經絡、穴位局部產...



居家拔罐 專家來教你

 居家拔罐 專家來教你
 火罐一拔病體舒暢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於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療...



怎樣用拔罐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怎樣用拔罐療法治療小兒厭食症?
(1)中脘、天樞、氣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裡,採用單純拔罐法,或刺絡拔罐法,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夾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膚發紫充血,再取中脘、關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分鐘。隔日1次,5次為1療程。   (3)先用閃火法拔罐,於上脘穴留置10分鐘,然後用七星針叩刺脊柱兩旁出血,並在膈俞、肝俞、胃俞穴拔罐10分鐘,可配合三稜針...



拔罐療法治帶下

 拔罐療法治帶下
    帶下症,古有五色帶之名,尤以白帶為多見。 多因脾虛濕熱,或寒濕困脾而致沖任不固,帶脈失約所致。 臨床表現以陰道分泌物量多為主,帶下色白、質稀、味腥,或色黃、質稠如涕如膿,且連綿不斷。      治療方法一     腎俞、白環俞、次髎、帶脈、歸來。濕熱型配陰陵泉、三陰交、行間;寒濕型配關元、足三里、氣海、陽陵泉。    &nbs...



落枕的拔罐療法

 落枕的拔罐療法
    落枕是指急性頸部肌肉痙攣、強直、酸脹、疼痛,頭頸轉動障礙等,輕者可自行痊癒,重者能遷延數周。可因勞累過度、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枕頭高低軟硬不適,使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過度伸展或緊張狀態,引起頸部肌肉靜力性損傷或痙攣;也可因風寒濕邪侵襲,或因外力襲擊,或因肩扛重物等導致。一般分為風寒阻絡和氣滯血瘀2型。     一、風寒阻絡     (一)...



拔罐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

 拔罐的常見反應及處理方法
1.正常反應     無論用何種方法將罐吸於體表,由於罐子的負壓吸引作用,局部軟組織可隆起於罐口平面以上,病人覺得局部有牽拉發脹感,或發熱、溫暖、涼氣外出、舒適感等,有的病證立即或漸漸減輕,甚至完全消除。當然,上述感覺並非全部出現,依個體反應的不同,出現的多寡顯隱有別。留罐到一定時間(數分鐘至十多分鐘),或閃罐、走罐多次後,局部的軟組織呈現潮紅、紫紅色(瘀斑色),或出...



中醫拔罐療法的方法與體位

 中醫拔罐療法的方法與體位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癒疾病的目的。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採用拔罐進行治療。 拔罐療法採用的工具——罐,有許多種,有玻璃罐、陶瓷罐、竹罐、橡膠罐等,甚至家中的罐頭瓶也可以用於拔罐。臨床中用得較多的是玻璃罐、...



拔罐的主要作用原理

 拔罐的主要作用原理
如果說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於世界科技影響深遠,那中醫的針灸推拿、刮痧拔罐也為人類醫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下面是關於拔罐的主要作用原理,大家就知道了中醫的魅力所在了。 拔罐的三大作用機理: 第一,機械刺激作用 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罐緣得以緊緊附著於皮膚表面,牽拉了神經、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體,可引起一系列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改善局部血...



三伏天怎麼去寒氣 教你八方法

 三伏天怎麼去寒氣 教你八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三伏天怎麼去寒氣?三伏天雖然天氣熱,但還是有些人手腳冰涼,這是寒氣重的表現,那麼三伏天怎麼去寒氣呢?小編為您介紹三伏天去寒氣的幾種方法。 怎麼判斷體內有沒有寒氣? 三伏天已至,還沒抓緊時間進行“冬病夏治”的親們注意了,養生的大好時機正在悄悄流逝,錯過就只能等明年了!要知道用好三伏天是可以將深藏體內多年的寒氣“逼”出來的!那麼怎麼判斷體內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