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炎熱 | 養生知識網


 



中醫專家:小暑要吃苦 養生要養陽

 中醫專家:小暑要吃苦 養生要養陽
小暑(註:今年小暑為7月7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也是人們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而夏季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天氣十分炎熱,所以人們在工作勞動之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保護人體的陽氣。此時,由於天氣炎熱,人易感到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因此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和鍛煉,確保心臟陽氣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小暑時節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時天氣炎熱,...



小暑養生之食療方

 小暑養生之食療方
導讀:小暑時節天氣炎熱,強烈陽光的照射過久,很容易發生中暑。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出汗也多。故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然而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發季節,所以我們要飲食有節,飲食清潔,飲食豐富。下面介紹小暑養生食療方,供你參考: 1.粟米山藥糊 配料:粟米20克,山藥10克。 做法:上述二味研細末,加水煮成糊1白糖適量調味服食。 主治:小兒消化不良。 2.蘿蔔炒豆腐...



今日小暑:盛夏來臨謹防「情緒中暑」

 今日小暑:盛夏來臨謹防「情緒中暑」
7日,小暑,盛夏伊始。保健專家提醒說,此時節,氣溫升高,天氣炎熱,人們在注意防止身體中暑的同時,更要提防夏季情感障礙症的發生,即“情緒中暑”。 養生保健專家張東生說,夏季情感障礙症的發生與氣溫、出汗、飲食情況和睡眠時間有密切關係。當環境氣溫超過35℃,日照時間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情感障礙發生率明顯上升,加上出汗增多,人體內的鈣、鎂、鉀、鈉等電解質代謝出現障礙,影...



夏至如何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到了夏至,才真正進入炎熱的季節,正如人們常說的“不過夏至不熱”。夏至節後,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所以,在此期間內氣溫繼續升高,並在夏至後的第3庚日就進入伏天。伏天也稱三伏,為一年最熱的日子,它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二伏和末伏。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這一時節的養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消暑常識

 消暑常識
  1、用清涼的濕毛巾往頭部擦,因為頭是調節體溫的重要部位,要經常使之涼爽。從外面回家時,如使用這種濕毛巾擦臉,汗和熱氣會立即消除。     2、安置家俱必須充分確保風的進出口,不要把家俱放在通風處,以免阻礙空氣的流通。     3、在窗外栽種有蔓的植物或樹木,樹木最好是落葉樹,夏天可遮蓋日光,而冬季葉子落下,陽光能射入室內。     4、居...



中醫告訴你小滿養生的要點

 中醫告訴你小滿養生的要點
起居養生 小滿後氣溫明顯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會較涼,氣溫日差仍較大,尤其是降雨後氣溫下降更明顯,因此要注意適時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覺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受風而患感冒。同時也應當順應夏季陽消陰長的則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證睡眠時間,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養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後引發高血壓、腦...



夏日瑜珈降火

 夏日瑜珈降火
  夏日的你是不是健康頻頻亮起紅燈,血壓上升、呼吸加快……其實,你可能沒掌握好應季的健康對策。 瑜伽療法:瑜伽看似簡單的舒展運動,卻可以讓身心完全鬆弛下來,給你的思想一個緩釋空間,最終得以緩解因火勢旺盛而煩躁的心情。 要訣:採取蓮花坐姿(也可站立,雙手合十置於身後),然後閉上雙眼,集中精神慢慢深呼吸,在慢慢深吸氣的同時,從1數到5,然後再緩慢地呼氣,至少做3次這樣的...



小滿時節善養生 養陰祛暑多吃小麥製品

 小滿時節善養生 養陰祛暑多吃小麥製品
 編者按:“小滿”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八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為60度。“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此方小滿而未全熟,故名也。”今年的5月21日為“小滿”,各地陸續進入夏季,氣溫增高,同時雨水增多,民間諺語有“小滿小滿、江滿河滿”之說。本期內容將從小滿時期人體機理變化、疾病預防、飲食運動調護等方面介紹小滿節氣的中醫養生。 中醫十分...



小滿節氣遵循的三個養生原則

 小滿節氣遵循的三個養生原則
 導讀:小滿節氣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夏季的悶熱、潮濕天氣即將來臨。所以,在小滿節氣的養生中要做好“防熱防濕”的準備,要注意哪些問題、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則呢?下面就從中醫養生角度介紹一下小滿養生三原則: 原則一:清熱利濕、生津止渴。 因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較多,所以夏天應注意清熱生津止渴,並且因這一時期暑濕並重,所以應在日常多注意清熱利濕、清暑化濕。中醫認為,長夏在五臟中歸...



立秋以後 我們該吃什麼食物?

 立秋以後 我們該吃什麼食物?
拒絕秋膘防肥胖 夏天天氣炎熱,能量消耗較大,人們普遍食慾不振,造成體內熱量供給不足所致。到了秋天,天氣轉涼,人們的味覺增強,食慾大振,飲食會不知不覺地過量,使熱量的攝入大大增加。再加上氣候宜人,使人睡眠充足,汗液減少。另外,為迎接寒冷冬季的到來,人體內還會積極地儲存御寒的脂肪,因此,身體攝取的熱量多於散發的熱量。在秋季,人們稍不小心,體重就會增加,這對於本身就肥胖的人來說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