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 中醫教你調理七大體質 養生導讀:炎熱的夏季,很多人都喜歡呆在家裡,不願出門,那麼,夏季應該如何做好養生保健工作,其實養生是因人而異的,不同體質的人需要不同的養生保健方法。今天,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中醫如何調理身體吧。 中醫夏季養生法 一、平和質 平和質體質的人目光有神、精力充沛、胖瘦勻稱、健壯有力。他們的養生原則是陰陽協調,暢通氣血,促進新陳代謝。但是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的禁忌。 二、痰... 2020年09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7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方 拯救夜貓族 當別人冠你以“夜貓子”的稱號時,只有你知道挑燈夜戰是多麼辛苦:空白一片的大腦,模糊飄忽的視線,再加上酸痛困乏的腰背……還是要對自己這惟一的身子骨好一些,用中醫簡單卻有效的養生方法來拯救自己。 倒立PK頭昏腦漲 熬夜症狀:工作時間太久,大腦不免一陣陣地犯暈,思路也卡在某處動彈不得。 中醫支招:倒立 長時間的工作會使得你的大腦極為疲倦,而久坐不動也會使你處... 2020年09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 ℃ 次 閱讀全文
夫妻睡前保健 揉4個部位 中醫養生家指出:背、脊、腋、腹是人體重要的保健特區。加強這些部位的保健,可以促進血脈流暢,調節氣息,滋養全身器官,是強健體魄、祛病延年的有效保健手段。特別是夫妻間睡前保健。 該操作簡單,效果明顯,輕輕鬆鬆達到健身的目的。 推背: 一方俯臥於床上,不枕枕頭,頭側向一方,上肢放鬆。另一方立於床邊,面向俯者頭部,雙腿拉開小弓字步,雙手五指展伸,並列平放於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與背部貼緊)... 2020年09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 常見7種出汗現象解釋 養生導讀:出汗是生活上的適應現象,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下面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從而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常見出汗現象解釋 1、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 2020年09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2 ℃ 次 閱讀全文
七大按摩方法治療手指手臂麻木 養生之道網導讀: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小病痛,如手臂麻木、頭痛、鼻炎、鼻塞,這該怎麼辦呢?中醫養生有什麼對抗小毛病的方法呢? 中醫支招 七大按摩方法治療手指手臂麻木 我今年才50多歲,不知什麼原因手臂手指麻木,尤其是中指最厲害:請問我父親,他對這方面很有研究,曾在報刊雜誌上發表過許多養生保健文章。他說:“主要因為經絡不暢通,使氣血循環受阻折致。”並教我用自我按摩方法疏通經絡... 2020年09月1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中醫養生應從四方面進行調理 中醫養生講究時令季節,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養生妙方,立春以後,陽氣開始升發,所以春季養生保健一定要順應春令,注意氣候多變,中醫專家提示,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調養養生。 一、御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別容易損陽氣,春季養生保健別急著減衣服。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二、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 2020年09月1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中醫養生小常識 中醫認為,夏季陽氣旺盛,陰氣也從夏至開始滋長。養生應要順應自然,一方面應保護陽氣,不應讓它過於旺盛而上火,另一方面也要滋陰調息,養護心臟。 中醫理論認為,夏季是養心的季節。炎熱的夏季,更宜調息靜心,“心靜自然涼”。聽輕音樂是一個調自的好方法,輕音樂能舒緩氣息,使心裡得到平靜,讓心臟得到休息。 夏季,我們不忘皮膚的防曬,但後腦陽曬卻被忽視了。後腦是全身陽氣... 2020年09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
延年益壽的老年人健身操 俗話說,“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老年人更加需要多點運動,比如老年人健身操就是不錯的選擇。下面是一些實用的延年益壽的老年人健身操推介,希望廣大的老年人可以一起來學習下。 通過生理學和醫學試驗表明,有幾種簡單而易行的老年健身操,對延緩人體生理衰老,保持和恢復老年人的健康體魄是十分有效的。目前,這幾種老年健身操已經在許多國家的老年人群體中風行起來。 風行歐美的“... 2020年09月10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四種虛弱體質及其它中醫養生法 這裡介紹一下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不良體質的養生方法。 疲勞乏力——氣虛體質的保健法 氣虛體質是指人的氣力不足,體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勞作便有疲勞之感。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都比較低下。常表現為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動則尤甚,舌淡苔白,脈虛弱等。常用養生保健方法如下: 1.飲食保健 常用的補氣的食物可選用小米、粳米、糯米、莜麥、扁豆、菜花、... 2020年09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8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養生之道的七大措施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源淵流長,千百年來在養生方面有許多寶貴的經驗,本文就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醫養生之道。 中醫養生之道的措施 順時養生即順應四時氣候,陰陽變化規律,從精神、起居、飲食、運動等方面綜合調養的養生方法。其宗旨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調神養生即調養精神,其方法除四季調神外,還有養靜藏神、動形怡神、移情易性等養神之法。 飲食養生提倡飲食有節、注意飲食衛生、克... 2020年09月0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1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