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常見7種出汗現象解釋
養生導讀:出汗是生活上的適應現象,是人體排泄和調節體溫的一種生理功能。下面就是從傳統中醫學角度對一些常見出汗現象的解釋,從而來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1、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衛陽不固、津液外洩所致,故常伴有神疲、乏力、氣短、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症狀。多見於患有佝僂病的孩子及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
2、盜汗
入睡則汗出,醒後則汗止。盜汗多因陰虛而致,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津隨液為汗,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口咽乾燥等症狀。常見於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3、戰汗
即全身戰慄後汗出,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如戰汗後熱退,脈靜身涼,表示邪去正安,元氣恢復,是一種好現象。若汗出後四肢厥冷、煩躁不安,表示正不勝邪,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症候。戰汗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初、中期。
4、絕汗
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脈象微弱,時有時無等危症,是陽氣將絕之象,多見於心衰、虛脫的病人。
5、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多因上焦邪熱,或中焦濕熱郁蒸所致,多見於陽明熱症和濕熱症。若見於大病之後,或老年人氣喘而頭額汗出,則多為虛症。如重病末期突然額汗大出,是屬虛陰上越,陰虛不能附陽,陰津隨氣而脫的危象。但小孩睡覺時也常常頭部出汗,若無其他症狀,則不屬病象。
6、偏汗
俗稱“半身汗”。它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脈,或營衛不周,或氣血不和所致。多見於風濕或偏癱患者。若老人出偏汗可能為中風先兆。
7、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汗前並不發熱,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面色蒼白、大便稀溏、小便清長、脈遲沉、舌淡等寒症表現。多因平素陽虛、衛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另外,手心出汗往往是精神過於緊張;胸口出汗是思慮過度;經常稍一動就出汗者,不是過於肥胖就是體質過於虛弱;糖尿病人的汗微帶芳香;肝硬化病人的汗帶有一種特殊的肝腥味。
汗液成分及與健康關係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由於外界氣溫升高,或體內產熱增加所致的熱刺激引起的發汗稱知覺發汗。此時發汗區域分佈廣,全身各部位皮膚,尤以前額、頸部、軀幹前後、腰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最多;其次為頸、軀幹側面及四肢大部分;再次為股內側面及腋下;最少是手掌和足。精神緊張亦引起發汗,發汗中樞分佈於中樞神經系統各部位,正常人24小時內不知覺蒸發約600~700毫升水。
出汗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所謂的被動出汗,是指由於天氣悶熱、心情煩躁而形成出汗,這種出汗方式對人體是不利的。相反,人體主動運動而出的汗,被稱為主動出汗,它有利於保持人體內的溫度,散發熱量,是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的。
汗的作用是調節體溫,細想起來,人的機體真如同是一台精密的機械。如果不出汗,那就糟了。一運動,血液循環加快,體溫升高汗,使體溫下降;天冷了,汗腺和毛孔就收縮,不再流汗,防止體溫散失。
汗水是我們身體的“空調”,按照中醫的說法,夏天就要出汗,出汗是一種排毒,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一年四季只有夏季是能夠自然出汗的,那會有利於人體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如果老憋著不出汗,時間長了,皮膚就不會呼吸了,最後就會造成很多人體代謝系統的紊亂,並且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到了腎和肝上。
標籤:【出汗】、【夏天出汗】、【出汗多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