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勞損的推拿療法 【概述】 慢性腰肌勞損,通常是指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常因腰部軟組織的急性損傷未作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轉變而來,也可由於一些平常不足以致傷的外力,因反覆持續的牽拉、擠壓、震盪,超出了腰部的代償功能而產生。其臨床主要表現為腰部的一側或兩側出現瀰漫性疼痛或酸脹,陰雨天或勞累後加重,休息則減輕,腰部活動可因肌緊... 2019年06月2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如何調理慢性疲勞? 河南省洛陽市王先生:我是一位商人,過去精力十分充沛,每天平均僅休息四五個小時。但是近半年來總感覺自己“不在狀態”,疲勞乏力、嗜睡、記憶力減退。到醫院做過許多檢查,也沒有發現問題,後來,進行“疲勞量表”測定後,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征。請問,對慢性疲勞綜合征中醫是如何調理的?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腦病內科金傑博士說,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病原理目前尚不清楚,現代醫學... 2019年04月15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5 ℃ 次 閱讀全文
司機慢性腰肌勞損怎麼辦 養生之道網:腰肌勞損是司機最常見的職業病,尤其是腰部備受摧殘的卡車貨車司機,那麼司機慢性腰肌勞損怎麼辦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司機慢性腰肌勞損怎麼辦,看看吧。 什麼是慢性腰肌勞損? 慢性腰肌勞損又稱“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導致局部無菌性炎症,從而引起腰骶部一側或兩側的瀰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 2019年03月12日 司機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教你如何預防慢性胃炎 預防慢性胃炎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避免食生冷辛辣之物,不酗酒,不暴飲暴食,多吃易消化營養價值的軟食,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 飲食—— 1、注意個人衛生,尤其是父母煮食或開奶時,必須保持清潔,如上洗手間後,更要徹底清潔雙手,以免沾污食物或食具,使家人受感染。父母要以身作則,教導孩子進食前後及上廁所後要洗手,養成良好的習慣。 2、煮食時,... 2018年12月2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5 ℃ 次 閱讀全文
慢性前列腺炎的拔罐療法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和生殖系統常見病之一,多發於20~50歲的人群。慢性前列腺炎有排尿延遲、尿後滴尿或滴出白色前列腺液、遺精、早洩、陽痿等症狀。一般分為濕熱內蘊和脾腎虧虛2型。 一、濕熱內蘊 (一)症狀 小便次數增多,餘瀝不盡,或小便渾濁,排尿延遲,或見尿道有澀熱感,口渴等,或伴有遺精、早洩、陽... 2018年11月1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5 ℃ 次 閱讀全文
不做工作狂 白領要注意慢性疲勞 養生之道網導讀: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整日勞勞碌碌的,並且可能經常超時加班,那麼回家後,感到渾身疲勞,就蒙頭大睡。一覺醒來,又是一天的衝刺。那麼你可能被“慢性疲勞症”纏上了卻渾然不知,還是不斷地為生活拚搏,因為你認為自己還可以撐得下去。 整日勞勞碌碌的,感到渾身疲勞,你可能患上“慢性疲勞症” 出現“慢性疲勞&rdqu... 2018年11月12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7 ℃ 次 閱讀全文
飲食問題是慢性胃炎的主因 養生之道網導讀:春季既是養肝又是養胃的關鍵時期。據中醫理論,春屬於木,肝也屬於木,春季與肝臟密切相關。而如果肝氣失調,較易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腸胃病的發生。據調查顯示,網友51.72%均存在“養胃必須少吃多餐”的錯誤觀念,100%均存在不良飲食習慣,以“三餐不定”(也就是饑飽不均)最常見,占20.75%。 ... 2018年10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6 ℃ 次 閱讀全文
慢性咽炎的拔罐療法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淋巴組織及黏液腺的瀰漫性炎症。本病常反覆發作,經久不愈,主要是急性咽炎治後病邪未完全清除,遷延而成;此外,上呼吸道感染、用嗓過度(唱歌、說話)、長期吸煙、飲酒等也可導致慢性咽炎。臨床症狀有咽部發乾、發癢、灼熱、疼痛、有異物感、吞嚥不適、聲音嘶啞或失音等,重症者伴有咳嗽、咳痰,晨起較甚。一般分為肺胃有熱和肺腎虧虛2型。 &n... 2018年10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慢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的病變,多在冬季發作,春暖後緩解。那麼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有哪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慢性支氣管炎的症狀在發病初期並不明顯,起病多緩慢,病程較長,部分患者發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由於遷延不愈而發展為本病,主要症狀為慢性咳嗽,咳痰和氣短或伴有喘息,症狀初期較輕,隨著病程進展,因反覆呼吸道感染... 2018年09月2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2 ℃ 次 閱讀全文
慢性氣管炎的火罐療法 取穴:1穴位:大椎、身柱、大杼、風門、肺俞、膈俞、膏肓、曲池、尺澤、合谷、天突;2部位:頸部、脊柱兩側、肩胛上區。 操作法:取口徑為4~6cm的玻璃火罐或陶瓷罐、竹罐,用95%酒精棉球撕鬆散貼在罐底,點燃棉球後待罐中空氣燃燒將盡,立即將罐扣在選用的治療部位上,使其與皮膚牢固吸住,一般留罐10~15分鐘。 主治:各種慢性氣管炎。 注意:1不可將罐口燒烤過... 2018年09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