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的拔罐療法 | 養生知識網


 

A-A+

慢性咽炎的拔罐療法

2018年10月1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淋巴組織及黏液腺的瀰漫性炎症。本常反覆發作,經久不愈,主要是急性咽炎治後邪未完全清除,遷延而成;此外,上呼吸道感染、用嗓過度(唱歌、說話)、長期吸煙、飲酒等也可導致慢性咽炎。臨床症狀有咽部發乾、發癢、灼熱、疼痛、有異物感、吞嚥不適、聲音嘶啞或失音等,重症者伴有咳嗽、咳痰,晨起較甚。一般分為肺胃有熱和肺腎虧虛2型。

    一、肺胃有熱

    (一)症狀

    咽喉紅腫疼痛,咽乾嚥癢,聲音嘶啞,可伴有發熱頭痛,煩渴,口臭,咳痰黃稠,腹脹便秘,小便黃赤。

    (二)治法

    (1)選穴天突、曲池、少商、豐隆、內庭。

    (2)定位內庭:在足背,當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見圖7-3-3)。

             天突: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見圖2-l-16)。

             豐隆: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2橫指(中指)(平膕橫紋與足腕橫紋連線之中點,在脛骨、腓骨之間,距脛骨前脊約2橫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2-20-4)。

             少商:在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見圖7-6-1)。

圖7-6-1少商、曲池

圖 7-6-1 少商、曲池

             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見圖7-6-1)。

    (3)拔罐方法刺絡拔罐法。用梅花針對上述各穴進行輕叩刺,以皮膚發紅或微微出血為度,之後在天突、曲池、豐隆穴上拔罐,留罐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二、肺腎虧虛

    (一)症狀

    咽喉稍見紅腫,咽乾嚥癢,色暗紅,疼痛較輕,伴口乾舌燥,手足心發熱,入夜症狀加重,或有煩躁失眠,耳鳴。

    (二)治法

    (1)選穴天突、魚際、太溪、照海。

    (2)定位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由足內踝尖向後推至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間之中點)為取穴部位,見圖3-6-1]。

             照海: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見圖3-6-1)。

             天突:見前。

             魚際:第一掌骨中點,赤白肉際處(見圖2-4-1)。

    (3)拔罐方法單純閃罐法。上述各穴閃罐,每穴閃罐20~30次,每日1次,5次為1療程。

    三、注意事項

    (1)拔罐治療本病療程較長,要有耐心配合治療;治療期間少用嗓,少發聲,不要大聲高叫,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2)適當調節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除煙酒。

    四、病例

    陳某,女性,32歲。咽喉乾燥不適4年,近2個月以來咽喉腫痛加劇,咽部有異物感,聲音嘶啞,伴有口乾口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檢查:咽部充血,濾泡增生,扁桃體無腫大,診斷為慢性咽炎。穴取內庭、天突、豐隆、少商、曲池,採取刺絡拔罐法。用梅花針對上述各穴進行輕叩刺,以皮膚發紅或微微出血為度,之後在天突、曲池、豐隆穴上拔罐,留罐5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1療程後諸症消除,僅存不適感,繼用上法1療程,咽部不適消除,複查咽部未見異常體征,隨訪1年未見復發。

 

 

標籤:【療法】【拔罐】【咽炎】【慢性】


相關資源: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