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關節病型牛皮癬的藥物 非甾類抗炎藥 如西樂葆,布洛芬。適用於輕中度活動性關節炎者,具有抗炎、止痛、退熱和消腫作用,但對皮損和關節破壞的病變則無效。 慢作用抗風濕藥 可防止病情惡化及延緩關節組織的破壞。 1甲氨蝶呤:對皮損和關節炎均有效,可作為首選藥。每週口服,或肌肉注射和靜注。 2柳氮磺吡啶:對外周關節炎較有效。從小劑量逐漸加量有助於減少不良反應。 3硫唑嘌呤:對皮損和關節炎均有效。 4環孢... 2020年04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4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胃食管反流病只需7招 近年來,胃食管反流病已成為一種流行病,全國患病率為5.77%。有經常喝濃咖啡、吃大蒜、穿緊身衣和餐後就睡等生活習慣的人容易得這種病。福建省首家胃食管反流病專科門診、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消化內科王雯主任醫師介紹說,胃食管反流會引起燒心、反酸、胸痛,還可能帶來慢性咳嗽、哮喘、鼻竇炎、咽喉炎等相關疾病,應該引起重視。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經常走錯門診 福州的李老伯是一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之前他...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預防風濕病 謹防冷「潮」熱「風」 養生之道網導讀:風濕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主要影響身體的結締組織,可能是免疫系統損傷造成的。中醫認為是由於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脈引起的。與一般風濕相比,風濕病是一種慢性病,易反覆出現急性發作。 但在急性期後,即使紅腫消退,關節不變形,功能似乎完全恢復,仍不等於已經完全恢復。風濕病發作時身上會出現不疼不癢的小紅疹,過兩天就消失;有時四肢或頭皮也會出...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6 ℃ 次 閱讀全文
7個中醫方法輕鬆養成美人 實踐了很久的中醫養生的辦法為什麼一直都沒有效果呢?還要繼續進行嗎?或者這些辦法根本就對自己沒用?你是不是會由於以上迷惑而對中醫養生法打退堂鼓呢?實在你離健康只差半步。跟隨專家,一起來將中醫養生進行到底吧!(指導專家:夏淑文,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康復病房東任,擅以賀普仁的火針治療很多臨床上的疑難雜症,在《中華中西醫臨床雜誌》等醫學雜誌上發表過多篇學術論文。) 1、想讓自己永遠是20歲:搓腎...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4 ℃ 次 閱讀全文
頸椎病的刮痧療法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復發性的中老年疾病,表現為在生理退行性變化過程中,因某些創傷及勞損因素,使頸椎逐漸發生一系列解剖病理變化,從而引起頸神經根椎體周圍軟組織、頸脊髓受刺激或壓迫,出現以頸項、肩臂、肩胛上背、上胸壁及上肢疼痛或麻痛等症狀。 頸椎病的臨床表現較複雜,根據組織結構及症狀不同,分為6種類型: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3 ℃ 次 閱讀全文
脾胃濕熱的症狀 養生之道網導讀:脾胃濕熱的症狀,脾胃濕熱,多由感濕邪或飲食不節、過食肥甘,釀成濕熱,內蘊脾胃所致。那麼脾胃濕熱有哪些症狀?下面一起來看看脾胃濕熱的症狀。 中醫認為,人體正氣不足是脾胃濕熱的內在原因,脾胃濕熱證的形成,雖然病因病機有多種,但脾胃功能狀態是決定因素。正氣不足,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穀物水液,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濕和滯久則化熱,可形成濕熱;同時各種疾病因素很易引發虛...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34 ℃ 次 閱讀全文
玉屏風散的作用和功效 玉屏風散的功效: 表虛自汗,以及虛人腠理不密,易於感冒,汗出惡風,面色刮白,舌質淡苔薄白,脈浮緩。 玉屏風散的作用: 玉屏風散能使SRBC致敏小鼠脾臟PFC基礎水平偏低的增高,偏高的降低,而呈雙向調節作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4:229):玉屏風散在對兔用Vassali氏改良法造成的實驗性腎炎模型時,對腎炎的病理修復有明顯作用,服藥組病理好...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4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推拿治療 嬰兒腹瀉 嬰兒腹瀉是一種以大便次數增多,形狀異常,便下稀薄或呈水樣,帶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為特徵的嬰幼兒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嬰兒腹瀉一年四季皆可發病,夏秋兩季發病率高,2歲以內易患病,若病情嚴重或治療不當,可影響小兒生長及發育,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病機 1、內傷乳食 嬰幼兒脾胃功能薄弱,若小兒餵養不當(饑飽無常、乳食無度、突然改變食物性質、飲食不潔)→損傷脾胃→升降失調、運化失... 2020年04月09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9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館教你養生 五精氣保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中醫,注重養氣,氣量、氣場、氣度,決定了一個人的人體平衡和穩定的一個狀態。那麼,中醫養氣有哪些秘方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是攝神養氣 培養浩然之氣,排除聲色犬馬等慾望,使“真氣從之,精神內守”。人要有所追求,但不可奢求。奢求不得,會氣阻傷身。一些貪官以權換錢,讓貪慾牽著鼻子走,大肆貪污收受賄賂。原以為錢多了生活會怡然自得,實際上卻常有惶惶之感,生怕有... 2020年04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9 ℃ 次 閱讀全文
早晨泡泡腳 效果堪比吃補藥 泡腳是種保健。對很多人來說,這也是種享受。於是,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泡腳就該在晚上睡前時間充裕時。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李躍華教授認為,有時反常規而行,會得到更多好處。正所謂“早晨泡腳,如吃補藥”。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佈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接的反射區,分別對應於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之所以選擇... 2020年04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88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