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健康養生 廿四節氣的“小雪”,它是每年11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開始。它是寒冷開始的標誌,一般在中原地區已開始下雪了,而在我們南方地區則已是明顯的深秋時分,秋風瑟瑟、秋雨陣陣了。 小雪,望文生義,表示降雪開始的時間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民間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漲,斗指己,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這時的黃河以北地區已到了北風吹,雪花飄的隆冬,... 2013年09月02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
霜降後冬至到謹防中風記三招 中風,是腦出血和腦梗塞的統稱,由於其發病急驟,來勢兇猛,病死率和致殘率較高,故素有“人之百病,莫大於中風”之說。我國醫學資料統計,每年約有200萬人患中風,61歲以上的患者約占65%。大量臨床醫學資料還顯示,70%以上的中風發生在秋末和冬季,故醫學專家把中風稱之為“秋冬季神經科的流行病”。 醫學氣象學研究認為,秋末,特別是霜降之後,天氣由涼轉寒。氣溫、氣壓等氣像要素... 2013年09月02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105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要注意防暑降溫 夏季養生要避免暴曬,氣象學將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定義為“高溫日”,連續5天以上“高溫日”稱作“持續高溫”。氣溫過高,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容易發生頭重倦怠、胸脘鬱悶、食慾不振等不適,甚至引起中暑,傷害健康。 天氣熱,盡量避免在強烈陽光下進行戶外工作或活動,... 2013年09月02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心臟病人如何養心 進入秋季,氣候變化多端,受涼感冒的幾率大增,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容易舊疾復發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比往常更注意保養。一方面,要按時服用降壓藥、測量血壓、定期進行相關檢查、及時增減衣物、進行適合的體育鍛煉、控制情緒等;另一方面,要從日常飲食進行調理。 秋季天氣變冷、晝夜溫差增大,隨之出現的冷空氣會刺激人體毛細血管出現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重,容易誘髮... 2013年09月0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9 ℃ 次 閱讀全文
秋冬洗澡過勤或破壞皮膚角質 隨著幾股冷空氣南下,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冬時節。一到這個季節,空氣中水分減少,易生“燥”,不僅皮膚皸裂,還容易出現口鼻乾燥、咽干口渴等症狀。中醫專家建議,除燥要注意飲食、起居、精神和運動等各方面。 飲食潤燥忌亂補 秋冬季節,很多人感到燥熱,身體也有種種不適,例如乾咳、心神不寧等等。中醫專家表示,應多吃些養陰清燥、排毒潤肺的食物,適當進行飲食調理。比如:梨、甘蔗... 2013年08月31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
秋季清腸排毒纖體 導讀:減肥的MM不可不知道,要減肥,排毒先行。你的生活是否不規律,被喝啤酒,聚會吃燒烤,熬夜等等,身體的毒素可不是少數的。今天小編為大家找來了排毒絕招,這麼“毒”的你怎麼能不試一下? 你愛熬夜 愛喝啤酒 愛吃燒烤 哇,每一個都中招了,還不趕快來認領專屬於你的排毒妙招。 脾氣虧虛暑濕重 天氣炎熱的情況下,脾氣虧虛的人更容易出現暑濕重。很多人會出現頭昏、發熱、噁心、厭食,稍微... 2013年08月31日 秋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0 ℃ 次 閱讀全文
春季起居規律飲食巧調理 在經歷了冬季飲食的超量,生活起居的勞頓與不規律之後,春天來到時趕緊行動起來,盤整身心,為新的一年儲備能量,應付挑戰。健康一整年,是可以期待的。 起居規律 在春天到來之時,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睏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因為這不利於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 2013年08月3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7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養生曬太陽是件好事 夏季養生大家要切忌把空調的溫度調的太低,否則極其容易在秋季莫名其妙的得病。夏季養生曬太陽是件好事。 曬太陽的時候,建議大家把頭遮住,曬曬後背,這樣可以鼓舞和振奮人體內的陽氣,把自己體內陰寒的邪氣驅除出來。現代醫學研究還表明,曬太陽可以促進人體對維生素D的吸收,以及促進人體對脂肪的代謝。 ... 2013年08月30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3 ℃ 次 閱讀全文
立冬養生保健 重在防寒健腎 過了立冬之後的幾天,就要全面大降溫。那麼在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護好自己重要的身體。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 2013年08月3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手腳涼按摩三個暖身穴 氣溫降低後,很多人出現手腳涼、關節疼、頸腰椎疼痛等不適,其實這都和氣血不通暢有關。中醫常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大家都知道一個淺顯的道理,溫暖的夏季流水潺潺,嚴寒的冬季滴水成冰,這就是“寒則凝,溫則行”。有三個穴位,建議大家多按摩一下,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御寒保暖的目的。 大椎穴這個穴在脖子後面最突起的骨頭下面,腰椎病的患者可以搓擦腰部,脊柱是... 2013年08月30日 冬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