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保健 重在防寒健腎
過了立冬之後的幾天,就要全面大降溫。那麼在天氣轉冷的時候,我們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護好自己重要的身體。
冬季的主氣為寒,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陰邪傷陽後,人體陽氣虛弱,生理機能受到抑制,就會產生一派寒象。常見情況有惡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對應的臟器是腎臟,中醫認為腎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機能強健,則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否則就會使新陳代謝失調而發病。因此,冬季養生重點是“養腎防寒”。
燉補養生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因為此類食物屬陰,易使人體陽氣受損,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補法中以燉補為佳,燉補製作時間長,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以增強療效。燉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因為羊肉性溫,能給人體帶來熱量。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吃鵝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常食鵝湯、鵝肉,可以防治咳嗽,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還要注意養陰,鴨肉營養豐富,是滋補妙品,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食鴨肉最有益。
進補要因人而異,不可亂補,應注意五忌:
一忌無病進補。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自身,導致血中膽固醇增多,誘發心血管疾病。
二忌慕名進補。人參是補藥中的聖藥,所以服用的人多。但濫服人參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及鼻出血。
三忌虛實不分。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
四忌多多益善。進補過度對身體也有害,因此進補要適量。
五忌以藥代食。重藥物輕食物是不科學的,藥補不如食補。
補充水分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足夠的水分,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冬季北方水果較少,主要可以吃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性平。在眾多水果之中,蘋果可說是最普遍又最平和的一種,但它的營養價值卻不容小視。中醫認為它有生津潤肺、健脾開胃的功效。入冬後,很多人常感到皮膚乾燥、頭暈嗜睡,反應能力降低,這時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潤喉去燥的蘋果,會使人頓覺清爽舒適。再有,冬季許多人進補過多,往往會出現上火的症狀,而蘋果性平,可滋陰潤肺,又可殺菌,對預防上火和感冒很有效果。
蔬菜裡可以多吃蘿蔔和白菜。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蘿蔔有順氣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散淤解毒、清涼止渴、利大便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