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應該多養脾 當心「倒春寒」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是反映雨量變化的節令,表示從這以後,我國廣大地區將停止降雪,開始下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雨水時節,天氣也漸漸回暖,氣溫將有所升高。 中醫認為肝主生發,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 2019年05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夏日雨水多濕氣重 中醫七招祛濕保健 養生之道網導讀:送走暖春,迎來炎夏,夏季雨水多,導致我們體內的濕氣很重,那麼濕氣重怎麼辦呢?體內濕氣重怎樣祛除?去濕氣的食物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中醫祛除體內濕氣高招,趕快到下文看看瞭解下吧。 夏季除濕 夏日雨水多濕氣重 中醫七招祛濕保健 夏季即將到來,夏季雨量增加,空氣潮濕,各種皮膚病易發生。中醫認為,這些皮膚病的發生與天氣悶熱和潮濕有關,尤以濕重為主要致病因素。... 2019年04月08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11 ℃ 次 閱讀全文
夏季雨水多 祛濕有妙方 養生之道網導讀:時下正是夏季濕熱天氣盛行時,南方地區天氣悶熱,引起強降雨,濕熱天氣容易引起濕毒滋生,那麼夏季如何祛濕毒?中醫向大家推薦了幾種祛濕毒食療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祛除濕毒,保持健康。 那麼,怎樣去除體內的濕氣呢?還得從改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入手。 運動祛濕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 2015年06月19日 夏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89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節氣 提防三種病 養生之道網導讀:雨水是24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也是春季開始的第2個節氣,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由於氣溫回暖,降水較多,此時容易引發三種疾病。 關節易痛 雨水時節,初雨將下,易患關節痛,尤其是... 2013年12月2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6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春季養生方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13年05月21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2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時節的飲食療方 雨水後天氣轉暖,然而又風多物燥,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會出現皮膚、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由於春季為萬物生發之始,陽氣發越之季,應少食油膩之物,可多食紅棗、淮山、蓮子、韭菜、菠菜、柑橘、蜂蜜、甘蔗等;以免助陽外洩,否則肝木生發太過,則克傷脾土。此節氣時北方食療以粥為好,如蓮子粥、淮山粥、紅棗粥等;而南方特別是珠三角一帶的食療多以湯... 2013年04月12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65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節氣調養脾胃最重要 因為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強弱是決定人之壽夭的重要因素。明代醫家張景岳提出:“土氣為萬物之源,胃氣為養生之主。胃強則強,胃弱則弱,有胃則生,無胃則死,是以養生家必當以脾胃為先”。(在五行與五臟的關係中,五行中的土對應於五臟中的脾)《圖書編·髒氣髒德》指出:“養脾者,養氣也,養氣者,養生之要也”。可... 2013年04月10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58 ℃ 次 閱讀全文
雨水節氣到 羊肉狗肉要少吃 雨水,表示兩層意思,一是天氣回暖,降水量逐漸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漸少了,雨漸多了。雨水前後,油菜、冬麥普遍返青生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春雨貴如油”,這時適宜的降水對作物的生長特別重要。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首先要調養脾胃。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調攝。 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 2013年04月09日 節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1 ℃ 次 閱讀全文
二十四節氣之雨水養生篇 公歷每年二月十八日前後為雨水節氣。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012年12月02日 春季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47 ℃ 次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