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應該如何治療? 1.對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是非手術療法。對於輕型的病例,只要適當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等即可減輕症狀,再輔以針灸、理療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為限制頸部活動,可以佩帶頸圈。一般症狀在2周~1月內可以緩解。如果症狀仍明顯,則應進行牽引治療。頸部牽引是頸椎病非手術療法的主要手段,牽引的目的是使頸椎間隙得到拉開,減少突出物所起的壓迫作用。但實際上牽引的作用主... 2018年07月21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0 ℃ 次 閱讀全文
感冒症狀 小按摩緩解 感冒俗稱傷風,是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表現為鼻塞、流涕、打噴嚏、咽喉腫痛、咳嗽,或伴有頭痛、頭昏、全身酸痛和發熱、怕風等症狀。自我按摩有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減輕症狀的作用。 1.預備式 坐在椅子上,腰微挺直,雙腳放在地上與肩同寬,雙目平視或微閉,呼吸調勻,心情放鬆,靜坐l~2分鐘。 2. 推印堂穴 用右手大拇指指腹緊貼於印堂穴,其餘4指附於面部左側,適當用力沿印堂向上推至前髮際0... 2018年07月0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5種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 導讀: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主要是根絕“春夏養陽”原則,結合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下面為大家介紹5種冬病夏治的中醫方法,其中以穴位貼敷法效果最佳。 1、穴位貼敷 這一療法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據中醫辨證理論,採用中藥製劑貼敷於經絡上的特定穴位,藥物經皮膚由表入裡,到達經絡和臟腑,來達到... 2018年07月04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38 ℃ 次 閱讀全文
為什麼說拔火罐 病好一半? 拔火罐為什麼能治病呢?主要是由於罐內燃火消耗氧氣,致使罐內空氣稀薄,漸成真空,使機體局部形成負壓,產生的吸力很強,皮膚與肌肉組織都被吸進。因罐內的大力吸引而引起高度充血,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新陳代謝旺盛,組織營養得到改善,反射性地增強了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的好轉或痊癒,所以近代有人把它叫做“瘀血療法”。另外,在拔火罐時,有一部分小血管可能破... 2018年07月0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2 ℃ 次 閱讀全文
運動保健方法有哪些 關於運動保健方法有哪些,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生命在於運動,瞭解一些還是必要的。那麼運動保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總結列舉了一些運動保健方法及其練習要點。 運動的種類有哪些? 1、耐力訓練項目 適用於健身、改善心、肺及機體代謝功能、恢復體能。如醫療步行、健身跑、騎自行車、游泳、划船、登山、跳繩、跑步平台、上下樓梯等屬於週期性、節律性反覆的運動及球類運動... 2018年06月26日 體育健身 暫無評論 閱讀 37 ℃ 次 閱讀全文
胃痛的自我按摩 胃痛又稱胃脘痛,常表現為上腹部經常性疼痛,伴有腹脹滿、食慾不振、嘈雜反酸、噁心嘔吐、大便秘結或稀爛,或有頭暈眩、坐臥不安、體倦乏力等症。 按摩方法 1.預備式 取坐位,腰微挺直,雙腳平放與肩同寬,左手掌心與右手背重疊,輕輕放在小腹部,雙目平視微閉,呼吸調勻,全身放鬆,靜坐1~2分鐘。 2.揉按中脘穴 將右手半握拳,拇指伸直,拇指指腹緊貼在中脘穴,適當用力按揉0.5~1分鐘。 功效:疏肝和胃... 2018年06月17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43 ℃ 次 閱讀全文
足療保健放鬆手法 放鬆手法 在足療按摩前、後,對膝關節、小腿、足部採用些放鬆手法可以使接受足療按摩的人能迅速放鬆、消除緊張,同時能起到疏通足部經絡、鬆弛肌肉、理通關節的功效,現介紹11種常見的足部放鬆手法: 1.捋理足掌背 作用:理氣活血,舒筋通絡,治療足部腫脹。 部位:足底、足背。 操作:操作者雙手分別置於足的兩側,拇指在足底,其餘四指置於足背,做捋理手法10次 要領:1自足趾至足跟方向捋理,也... 2018年06月16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9 ℃ 次 閱讀全文
白領養生:中醫支招幫你「趕走」亞健康 養生之道網導讀:白領們工作壓力大,應酬多,成為患亞健康的主要人群,如何才能調理好健康的身體呢?下文將從中醫食療和綠色療法角度為您之支招。 現在辦公室們貌似光鮮的白領,卻也成天覺得自己頭暈、頭痛、心煩、噁心、胸悶,懷疑自己是這病那病,但到了醫院檢查一點問題都沒有,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一種亞健康狀態,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如何才能調理出健康的身體呢?下文小編將為白領們中醫支招對付亞健... 2018年06月11日 白領養生 暫無評論 閱讀 33 ℃ 次 閱讀全文
中醫館養生 7招養肝調和氣血 養生之道網導讀:肝是人類的造血器官,想要精神好、氣色佳,就得從養肝著手。那麼中醫館有什麼養肝、調和氣血的好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中醫養生是如何支招的吧! 1.睡眠要足夠 以中醫觀點而言,晚上11點至凌晨3點,血液流經肝、膽,此時應讓身體得到完全的休息,否則肝的修復功能受到影響,體力無法恢復,連帶思考能力也會變得遲緩。睡眠品質不佳,也會造成肝火上升。 因此專家建議,晚上不適宜從事... 2018年05月22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23 ℃ 次 閱讀全文
經絡穴位養生法 經絡是經脈與絡脈的總稱,意指週身氣血運行的通道。經絡是古人在長期生活保健和醫療實踐中逐漸發現並形成理論的,它是以手、足三陰和三陽經以及任、督二脈為主體,網絡遍佈全身的一個綜合系統,它內聯五臟六腑,外布五官七竅、四肢百骸,溝通表裡、上下、內外,將人體的各部分連接成有機的、與自然界陰陽屬性密不可分的整體。它不僅指導著中醫各科的臨床實踐,而且是人體保健、養生祛病... 2018年05月10日 中醫常識 暫無評論 閱讀 59 ℃ 次 閱讀全文